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为了大地的丰收

——营口灌区排灌工程建设记事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随 力

发布时间:2023-05-26

【字号:

分享:

5月中旬,正值营口灌区水田泡地插秧之际,灌区新建的6座排灌站、提水站陆续开闸引水,滚滚的辽河水从引水口喷涌而出,顺着新衬砌的干渠涌入农田。看到这些新建排灌站强大的提水威力和今年泡插水及时足量进地的情景,水田区的干部和农户们感慨道:今年种地用水不愁了!

地处辽河最下游营口灌区的6个乡镇,拥有60多万亩水田。由于灌排设备老化,提水能力不足,多年来春耕泡田、抗旱补水紧张的难题,时常困扰着当地的干部群众。在当地灌溉处工作20多年的三八排灌站负责人安国涛说:“往年提水能力不行,水上得慢,供不上流,泡田得六七天,天旱时保证不了稻田供水,很影响水田生产。今年营口灌区新建、重建了6个提水站,提水能力一下子上来了。眼下,三四天地就泡完了,天旱时稻田供水也有望保证。”沟沿镇青天村农民鲍庆伟欣喜地对查看水情的市水利局同志说:“没想到今年上水这么快,我这500亩地3天就泡完,比往年提早4天。真得感谢水利局给咱们一下子新建这么多提水站!”

是的,不到一年半时间,在营口灌区6座排灌站、提水站拔地而起,提水能力比原来提高35%,7条24.53公里干渠衬砌一新,如此规模的工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让人难以想象。但是,营口水利人确让它变成了现实。

这项总投资3.74亿元的工程,原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到2024年4月底完工,需用3年半时间完成。2022年初,面对营口灌区多年来因提水能力差而影响农民种地的难题,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市水利局党组作出决定,不能再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了!于是先后召开的党组会和全局大会提出:3年半工程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并力争在2023年春耕前实现主体工程——排灌站投入使用,按时为春耕供水。这一提议得到党组一班人的赞同和全局上下响应。

目标颇有气魄,现实却相当艰难。工程启动之初,赏军、三八等几个排灌站都面临着秋季水稻收割及水排净后方可施工的现状,而且有3处要先拆掉旧站后进行新站的施工,同时还必须保证来年5月1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具备提水功能。不利境况给出的有限施工时间仅有5个多月,加之后来疫情影响、严冬气候……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实属辽宁水利工程史上少见。然而,市水利局党组率领全局上下和参建各方硬是迎难而上。

在前期准备充分的基础上,2022年2月,营口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拉开帷幕。赏军、三八、黑鱼沟三大站同时开工,这在全省堪称首例,同时也使市水利局上下面临严峻考验。市水利局成立了工作专班,确定了工程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定期调度,确保各项节点环环相扣,压茬推进。为及时纾解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量地动迁、项目用地、建设施工等堵点难点,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不辞辛苦,亲力亲为。市水利局领导经常去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建管、监督、安全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无数次现场办公。为了抢工期,缩短冬季施工时间,减小整个工期压力,他们指导施工单位在当年8月提前进行黑鱼沟提水2站、赏军排灌站、三八排灌站三大站基础水泥搅拌桩试验桩施工,取得了各项技术参数,为后期基础水泥搅拌桩工桩施工赢得了时间,同时在水泥搅拌桩工桩施工中采取24小时作业方式,为基础开挖创造先决条件,此举,缩短工期50天。

位于水源镇的赏军提水站施工现场,距大辽河河道只有10多米,水位太高,无法展开基槽挖掘,施工队在周边打了66眼降水井排水,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位控制在施工高程之下,使工程顺利展开;位于石佛镇的黑鱼沟提水2站,施工场地距原来的老站只有20米,挖出深9米的基槽坡顶,与老站的间距只有1米,极易造成老站的倾斜或移位,为了安全施工,施工队在四周的缓坡台打下钢板防护桩,有效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去年10月1日开工、位于沟沿镇的三八排灌站建筑结构复杂,挡潮闸、泵房、节制闸、双侧排涝闸5个建筑同时开工。由于施工现场狭小,模板、架具无处摆放,钢筋骨架没有制作现场,他们将附近原来的排涝渠填平做制作场地,然后用塔吊直接吊入基坑,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了5个建筑同时提前建成。

在抢工期的同时,他们更注重工程的质量。沿河水利工程须在灌区非运行期施工,但冬季低温下混凝土的凝结强度难以保证。他们采取三个有效方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是温水拌合、掺加早强剂,对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保温,保证混凝土入仓温度;二是在施工建筑物上搭设塑料布、棉被、彩条布三层暖棚,同时暖棚内采取锅炉供暖、焦炭炉加热、电暖风升温及局部混凝土电热毯保温等措施;三是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养护效果。仅三八站一处增温就烧掉焦炭80吨,搭棚用绳1.5万米……这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让市水利局上下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如期实现了预定目标,还有,那1000多人参加施工的工程未出现一例质量、安全事故。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