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盖州21万亩苹果迎丰收

全产业链激活 上下游价值再攀升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张 蕾 张宝全

发布时间:2025-10-22

【字号:

分享:

金秋十月,盖州苹果进入集中采收季。作为辽南苹果之乡,今年盖州21万亩苹果园迎来丰收,总产量预计达33万吨。从田间采摘到线上外销,从品种优化到冷链配送,一条完整的苹果产业链“盖州苹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激活县域经济的核心力量。

眼下正是寒富、红富士苹果的采收旺季。在盖州市梁屯镇朱村苹果种植基地,个大、色艳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筐,一派丰收景象。65岁的果农王成维穿梭在果树间,双手麻利地将苹果摘下、装入果筐。他的果园里,每棵果树能产出100多公斤果子,今年的丰收景象比往年更盛。王成维笑着说:“今年是苹果丰收年,我这50多亩果园,比去年能增产10多万元。”

苹果丰收,不仅乐了种植户,更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与增收。这条日益强壮的产业链,是盖州苹果提升价值的关键。当地强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订单农业30万亩,10万农户提前锁定销售渠道,“手中有订单,种植心不慌”。分拣、包装、冷藏、物流等产后环节日益完善,极大提升了苹果的附加值。目前,盖州苹果年出口量达7万吨,小小的苹果已成为连接国际市场、创汇增收的“金字招牌”。

盖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琼介绍,红富士、岳阳红、维纳斯黄金、乔纳金、辽南香妃等品种会在两周内相继成熟。“高端品种维纳斯黄金、辽南香妃,好品质带来近几年的好市场;寒富是我们盖州苹果的一个传统的优势品种,销量能达到1.2万吨,产值大概8000万元。”刘琼说。

作为辽宁省苹果“一县一业”示范县,近年来,盖州市农业农村局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扎实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苹果标准园建设,在全市26个乡镇(办事处)共建起各类标准园6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通过“企业+农户”订单模式,30万亩果园连接10万农户,苹果年出口量达7万吨,传统果业升级为全产业链产业。这些标准园如同产业的“样板间”,示范推广树形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等先进技术。盖州市农技推广队伍采取“包乡包村包产业”的形式,将科技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为苹果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琼说,下一步要持续跟踪全市苹果秋收工作进展,积极对接果农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发展电商直播、冷链仓储物流等,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标准化生产确保了苹果的“内在品质”,品牌化运营塑造了苹果的“外在形象”,而三产融合发展则延伸了苹果的“价值链条”。如今,这颗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盖州苹果”,正以其强大的产业韧性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