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磅礴力量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8

【字号: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是立足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作出的科学概括和战略部署,对于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统战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渊源,也有着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实践。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并将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党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大目标广泛争取人心和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开拓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一战线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先后召开民族工作会议、统战工作会议、宗教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加强了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统战工作,提出了认识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新论断、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新理论、指导统战工作实践的新理念、做好各领域统战工作的新要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力推动了统战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奋进。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高度,对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党校的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统一战线的决策部署,同学习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坚持原原本本学,把蕴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逻辑思路、历史和现实意义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理解,常态化宣传上下功夫,力争通过有实效的理论宣传,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一是要从我们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大视野中理解新时代的统战工作的新要求

2022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坚不可摧的革命力量、建设力量、改革力量,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民主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事实充分证明,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事业胜利的强大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

二是在学习和宣传中要牢牢抓住“大团结、大联合”这个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

历史已经证明,统一战线,因为团结而产生,依靠团结而兴旺发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要清醒看到,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新变化,既要为复兴号这艘巨轮掌好舵,也要团结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一起划好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新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越是目标远大,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三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营口的统战工作实践相结合

我市是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领域内的人员众多,蕴藏着发展高质量经济、创建文明城市的巨大潜力。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再接再厉,有形、有感、有效做好统战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抓住关键少数,着力强化政治之统、思想之统、组织之统,切实发挥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统战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统一战线的良好局面。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以及十年来我市在民生福祉、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形成广泛共识,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潘虹玮

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真理的光芒为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在资本掌控一切的那个时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为大多数人带来生活的明显改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么逐渐成为资本主导的大生产中一个被异化的处于悲惨境地的为资本赚钱的工具,要么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并最终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真正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行”的关键就在于给无产阶级和广大受压迫的人民,以及不发达国家和弱小民族带来了解放自身的希望,给予了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回望百年历程,党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求索中完成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核心内容、行动纲领、实践成果与现实基础。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中国”+“中国化”。一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和中国共产党人独特实践的经验,把这些实际发展和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和形式。前者是“化中国”,主要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后者是“中国化”,主要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现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了解过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经验),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开创未来)。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此过程中,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何拓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解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等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深刻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精髓,从而能够用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供了“金钥匙”。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清晰地告诉我们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基本立足点是什么,原则方向是什么,主要着力点是什么,思想方法是什么,应有的胸怀格局是什么。面向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大是大非的重要依据,作为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指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取得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施东宁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样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对民生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民生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决心以实际行动造福人民,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突出“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不懈追求,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并且深入基层先后开展过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最终转化为“造福于民”的奋斗目标和“致富于民”的政策福祉。

人民有所盼,党必有行。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用切实的行动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在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领域,精准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面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人民有所呼,党必有应。针对民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落实落细。在政策落实上,坚持尽力而为;在举措执行上,做到量力而行。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才能让政策落地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社会问题发生在基层,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现在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从四个方面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和安排。

关注“民心所系”的现实问题

迈步新征程,民生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必须从民众最为关切的利益问题入手,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民生问题。针对这些社会发展中的疑难杂症,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

在扩大就业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将其提升至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国家战略高度,战略核心就是通过就业保障,使人人都享有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基本的生存问题。为了完善就业战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明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在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上下功夫。

在社会保障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在现有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体系发展,着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主体需求。例如,在不断满足老龄人口养老服务需要的过程中,既要兼顾普惠托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更要帮助亿万家庭实现扶老携幼的体系设计,尤其是要建立、织密、扎牢特殊困难老年人帮扶兜底的安全保障网。

构建“与民同力”的奋斗目标

共同奋斗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致胜法宝。想要创造美好生活,唯有埋头苦干,同心戮力,才能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凝聚人民群众通过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共识。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凝聚起人民对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共识,鼓舞广大人民携手锚定提高生活品质的美好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辛勤劳作、奋力拼搏,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建立人人都有实现自身发展机会和享有发展成果的举措。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等等。其中,“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需要实践且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制度安排,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再分配调节的精准性、合理性、有效性,转变发展方式、调节经济社会结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本质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点。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所需、所想、所求系挂于心、落实于行,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本领,用真抓实干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新业绩,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商巍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