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营口 > 畅游营口 > 营口名胜 >  正文

金牛山遗址

来源:市文旅广电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24

【字号:

分享:

金牛山是辽东半岛中部沿海平原上的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立山丘,位于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此山海拔69.3米,周长1240米,面积约0.308平方公里。山东南有一大型溶洞,是26万年前的一处古人类居住地,为目前所发现的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最早的一处古遗址。

该遗址于1972年辽宁省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前,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时,曾在此发现过14种哺乳动物化石,1950年日本学者鹿间时夫作过报导。从1974年开始,辽宁省考古工作者、营口市文物部门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科研单位,先后对金牛山进行过10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旧石器和人类用火遗迹。特别是1984年9月,在金牛山A点洞穴第七层底部发现一具较完整的人骨化石,包括头骨、脊椎、尺骨、髋骨、腕骨、足骨和趾骨等50余件,其材料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这一重大发现被列入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1988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山整个山体基岩是由前震旦纪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泥质板岩、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地层走向和地质构造复杂。在山上现发现四个第四纪堆积剖面,编号为A、B、C、D点,近年来发掘了A、C两个地点,大量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出自A点洞穴。

A点洞穴位于山的东侧,因当地乡民多年开山打石,原洞穴风貌已被破坏,洞顶塌落,现只存南壁。洞口东向,残宽5米,高15米。洞内发掘的文化层厚13.5米,堆积可分为八层,第四层以上是棕黄色砂质粘土含钙质胶结角砾层,出土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第五层以下是棕红色粉砂土含大块角砾胶结层,出土一批古代的动物化石,即分上下两组,上组堆积性质可与我国华北的马兰黄土进行对比,动物化石为赤鹿、转角羚羊、洞熊等,铀系法测定年代为16~20万年;下组地层堆积性质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相比,动物化石主要种属有拟布氏田鼠、大河狸、变种狼、中国貉、三门马、梅氏犀、李氏野猪、肿骨鹿、最后剑齿虎、硕猕猴等,铀系法测定年代为20~31万年,人类化石层位年代为距今26万年,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1984年9月到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吕遵谔教授带领的考古系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生,在金牛山进行教学实习时,发现了一批罕见的古人类化石和他们的居住面,同层出土的还有大量动物化石。这次发现引起了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年出土的同属于一个成人个体的人类骨骼化石,特别是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的出土,震惊世界,添补了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空白,引起轰动。

金牛山人化石全部材料均出自第七层底部,靠近南壁约2米处的1.6平方米的范围之内。从人类化石出在同一层面,化石颜色相同,腕、跗骨等各部关节面相吻合的情况判断,全部化石属于同一个人的个体。根据头骨硕大而粗壮,肌脊发育,结节不明显,牙齿粗壮的特征以及头骨缝愈合和牙齿磨损程度来看,所出金牛山人为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

从金牛山人头骨形态观察,既有早期智人阶段的进步特征,又有与北京猿人相似的原始特征,在人类发展阶段中,处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发展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类化石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它的发现对研究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行走步态和手的灵活程度、过渡阶段的人类体质特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2月下旬,美国哈佛大学和肯尼亚国立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肯尼亚北部内罗毕西北200英里的巴林戈湖附近,发掘出一块带两颗臼齿的下颌骨,据考证是约500万年前的古生人类的颌骨,哈佛的人类学家毕尔比说它“是古生人类学的最古的年代可考的标本。”同年10月份,中国北京大学考古系实习队在辽宁省营口县(今大石桥市)金牛山遗址,发掘出了比较完整的化石,化石年代与周口店北京猿人时代相当,距今二十万年,但比北京猿人要完全,其中面骨、髋骨、肋骨、手骨、趾骨等化石,不仅为周口店所未见,也为世界上少有。肯尼亚化石的“古”和金牛山化石的“全”相映成辉,成为人类学上的两大发现。

“金牛山人”化石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古人类的体质特征,从而探讨当时人类对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研究人类早期的历史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研究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转变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学术界对于直立人怎样过渡为智人这一重大事件的具体情况,由于缺乏资料,知道的还不清楚,因此在人类演化的关键问题上还是一个空白,“金牛山人”所处的时代,若稍早于20万年,则正是这个转变时期。人类考古学专家对“金牛山人”化石的详细研究,并和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进行对比,可以使我们详细地了解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填补这一发展系列上的重要缺环,若其时代接近于30万年,则为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时期似可提出新的解释,将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与人类化石同层位的地层中,还发现约20厘米厚的灰烬层,灰堆较集中,呈圆形,内含大量烧骨、土块,说明金牛山人长期用火。

金牛山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不甚丰富,发现石制品20余件,大部分用脉石英制成,主要是刮削器和尖状器,都是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的石片加工而成。刮削器类型有单刃、复刃、半圆形等种类,器型较小,其文化特征与北京人相似,表明辽宁地区的原始文化与北京猿人有密切的关系。金牛山人使用这些简单的工具艰难地生存着,从许多碎骨分析,当时他们已懂得断骨吸髓,补充食物来源。吕遵谔先生认为:“根据厚达1.5米文化层的连续堆积,9个灰堆的连续使用和大量的碎骨片及一定数量的烧骨和石制品,不可能是短期时间所形成的,所以金牛山A点旧石器遗址是金牛山人久居之所。”(摘自《金牛山遗址1993年、1994年发掘的收获和时代的探讨》)。

发现的金牛山人的居住面,对于了解当时人类的生活以及利用洞穴的情况都是很重要的资料,属于这一时期的居住面,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从动物化石的生态环境及孢粉组合分析,金牛山人生活的时代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充沛,植被茂盛。该遗址的研究被列入八五科研项目,科研部门对该遗址的地质构造、洞穴堆积成因、古环境、人类文化、动物群、年代测定等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1992年建立了陈列馆,山顶犀牛标志、环山道路、荷花池、围墙、绿化等项工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大石桥市成立了金牛山博物馆。金牛山将成为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心、教学基地及旅游胜地。2014年,先后开展了A地点洞穴保护棚工程、C地点洞穴抢险加固工程和危岩体加固等保护工程。

1979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辽革发[1979]215号)公布其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国发[1988]5号)公布金牛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1993]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金牛山围墙及墙外南、北各150米,墙东50米,西15米至长大铁路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向西200米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向南、北各1000米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东侧的老哈大公路至金牛山间的乡路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


供稿人:董文杰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