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专题 > 2018两会专题 > 依法监督 >  正文

黄丫口:青山绿水 铺就百姓幸福路

来源:营口新闻网

作者:高桃桃 付宇晴

发布时间:2016-06-04

【字号:

分享:

    (营口新闻网记者报道)“绿水青山就是百姓的金山银山” 这句话现如今就是辽宁省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村里百姓常挂嘴边、扎根在心的肺腑之言。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推进下,借助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经过多年修葺改造,黄丫口这个曾经的落后贫困村摇身一变发展成为了远景闻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近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记者团队走进黄丫口,深入采访,探究黄丫口村是如何守住自己的“绿水青山”,为百姓铺就通向幸福康庄大道的“金山银山”。

  卖风景,为百姓开出致富路

  黄丫口系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千山余脉,海拔206-967.8m之间,面积11万余亩,位于大石桥市东部山区建一镇,东南与岫岩哈达碑镇毗邻,北以红旗岭、哈达岭为界,与海城孤山镇、岔沟镇为邻,主峰“一脚踏三界”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山间千年古松、百年林木,植被茂密,名贵树种药草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0%。站在一脚踏三界,可同时观赏海城、岫岩、大石桥三市的自然风光。

  记者团驱车驶入黄丫口自然生态旅游区时正值5月下旬,春末夏初山上植被生长旺盛的时节,远远望去绵延的山脉绿意葱茏。又恰逢景区漫山杜鹃花开放,是黄丫口一年中旅游旺季,游客、车辆进村上山赏花络绎不绝。从山下立在村口古朴、气派的山门驱车14华里柏油路可直达黄丫口主峰。记者沿途看到民舍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精心栽种花草,小溪从山上缓缓流入山下。站在主峰远远望去,深切地感受到“云开峰坠地,山阔树相连。登临忘归去,萝衣上紫烟。”的意境

  可就在10年前,同样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情形却完全不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上山的道路都是石头路,崎岖不平,步行都十分艰难,更别提开车上山。”自己家门前的如画风景村民也习以为常,从没想过跟生态旅游搭上边。地里几亩庄稼就是每家每户一年的收入,2009年每年人均收入仅1200元。本是风景秀丽的山林,却和穷乡僻壤扯上了关系。

  村里耕种的土地有限,百姓又没有其它致富点子,令黄丫口村民的生活止步不前。万亩森林形成的生态环境是长远的潜在财富却一直没被发现。近年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大对旅游景区及附属设施的投入,着力打造宜游新镁都,使黄丫口绽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7年,凭借黄丫口风光优势和时下流行“天然氧吧”生态旅游,“黄丫口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始建设。整个景区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体,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春杜鹃、夏野花、秋红叶、冬雾凇代表物候景观,以红松林、草药园、野菜园、核桃林、杂木林代表森林景观,以革命历史、名人名事、古老寺庙代表人文景观,以杜鹃花海、画家村、老母寺、不老山庄、望龙亭、不老泉、福禄寿松等民间故事串联民间传统文化景观,构成“十景”、“五园”、“三寺”、“一庙”的黄丫口十九景点。

  记者往返山上山下觉得用“千峦万壑,层峦迭嶂,俊峰逶迤,气势磅礴”形容黄丫口真的一点不为过。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高山草垫、春杜鹃是景区的一大特色,所有杜鹃花都是纯野生,曾经有专家特别研究过进行过人工栽培,却一直没有成功。这让黄丫口的风景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植被优势,拥有了“辽南独秀”的美誉。

  2009年景区建成开始接待游客,当年就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农村人想要感受城市的繁华,城市人想要走进乡下感受自然的气息,黄丫口的自然环境正符合城里人的旅游胃口。”通过口口相传黄丫口开始小有名气。建一镇政府通过与大石桥市委宣传部、市艺术剧院联合举办“文化山乡行,共圆中国梦” 等演出活动扩大知名度。连续剧《女人当官2》的拍摄让黄丫口景区的知名度彻底打响,2015年黄丫口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预计在8万人次,收入在300万元以上。

  旅游业发展了,黄丫口村村民的腰包跟着鼓起来,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900元。村民没想到每日望着的大山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更加爱护自己的家乡。“过去山上林木多砍掉几棵不稀罕,如今村民不仅保护树木还主动植树”,村主任李广满说:“从2005年村干部、党员代表、中心户长带头义务植树、栽花,现在每年家家户户都已经主动植树,现在每年村里栽种树木有11万株。为了防止乱砍乱伐村里还做了规定,村民互相监督,违反规定的轻者罚款50到100元,严重的上报市林业局。现在每天早上5点村里的志愿者就上山打扫卫生,同时也看护林地。”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