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自营口入海,是辽沈大地的母亲河。营口人民多元、包容、自强不息的城市印迹烙印在滨河沿岸上。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城市发展要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我市做出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按照市委的要求,市政府统筹组织,责成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辽河文化产业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营口市大辽河沿岸地区综合规划设计总体方案及行动计划》。要把营口这座河海滨城的“根”与“魂”贯穿于滨水空间建设全过程。把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灵魂的城市。
大辽河滨水空间拥有辽阔优美的岸线、优越的河海生态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营口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记忆,是营口建城脉络中的核心地带,也是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载体。《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以践行“人民城市”为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为目标,致力于把营口大辽河滨水地区打造成为彰显河海滨城风貌、生态历史人文交融、开放共享宜人的北方城市公共滨水空间典范,成为营口“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辽河是营口市的发源地,是市民心中的母亲河,但多年来一直未进行系统规划建设。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5月,通过政府采购确定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经历了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规划编制、专家论证与部门审查等工作环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先后2次征求部门意见。2022年5月27日至6月2日,利用多媒体平台公示和现场展示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广泛征询意见,市民群众积极响应,受到广泛好评。今年7月5日、6日,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进行了专题汇报和征求意见。规划编制团队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对其中合理部分进行了充分吸纳,形成了最终成果。
《规划》北起营口造纸厂水库西侧,南至咸水河,岸线总长度约42公里,包含由滨水岸线向陆域内侧延伸1到2公里的腹地区域,形成由305国道、庄林路、辽河大街、新兴大街、滨海大道等道路与滨水岸线围合而成的区域,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围绕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空间治理“三大主线”组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历史文化主线以塑造“一街”“一港”“一厂”为代表,主要推动“老港区遗存保护利用与公共空间建设”“辽河老街商业服务功能西延伸”“造纸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展示”等三大行动。生态文明主线以打造“一贯通”“两基地”为代表,主要推动“贯通沿大辽河的市民活动通道”,打造老城“后花园”——北部田园农旅休闲基地和营口湿地公园“龙头”——永远角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两大行动。
据介绍,《规划》紧紧围绕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空间治理三大主线。历史文化主线是以辽河老街、营口老港(含火车站)、造纸厂为核心载体,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此留住营口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记忆。生态文明主线是打造沿大辽河和西海岸贯通的滨水公共休闲通道,建设北三村和北湖(造纸厂水库)田园农旅休闲基地和永远角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空间治理主线是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效,通过城市更新优化老城区空间要素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增效,提升土地绩效。通过补充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规划》构建了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大辽河水清绿岸、人水和谐,创造多元滨水活力空间。以大辽河生态保育为引领,加强河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构建“一带三片十园多廊多点”的生态网络格局,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对重点区域、河口及河岸进行修复、封育,全面提升大辽河沿线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新建纸文化公园、老边河公园、油罐艺术公园、乐活水岸公园等7处综合公园,挖潜布局28个口袋公园,实现营口城区300米见绿、800米见园、1公里见林的目标。以生活圈理念建设社区微中心,将公园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社区体育、文化、卫生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养老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达100%,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活力社区。
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将导入旅游、文创、数字经济等新型现代产业,从而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助力营口振兴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对沿岸的历史遗存和历史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保护、发掘和活化利用,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使城市的文化底蕴得以展现。通过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提升了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打造城市会客厅,让每一位市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