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营口落地生根、牵头建成我省首家“中国·营口新双元制”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心、创新成果被省政府列入制度创新项目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推广复制……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中德产业学院副院长王辉成为潜心育人的“摆渡者”,同时,他还是一名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
“双元制”源于德国,是指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学校和校外实训场所两个场所的培训才能通过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2008年,王辉作为教育部选派的教师,远赴德国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成归来,他潜心研究、探索如何将“双元制”育人模式融入本土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新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为促进我市“产教融合”发展模式高效受益,破解企业招工与毕业生求职不匹配的供需困局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思路。
谈到“双元制”的优势,王辉介绍说,“双元制”的课程理念体现了深度的“产教融合”,使得教学任务就是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必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王辉的“新双元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课上,学生带着贴近生产实践的工作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实训作业,再以设计者的身份对实操过程和作业成果进行展示、讲解。
几年来,在王辉的指导下,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新双元制”班先后有50余人次在全国、全省、全市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动手能力强”“上手快”成为多家企业对“新双元制”班毕业生的评价。2016年起,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两个“新双元制”专业就向企业输送约500名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一名党员,王辉甘为人梯,不遗余力帮助和培养年轻教师成长。几年间,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实践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逐渐成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双元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做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复制和推广。我希望在更多的专业领域和职业院校推广运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