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使之成为提升履职质效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在服务民生改善、振兴发展和科学决策、有效施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初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45篇,编发报送社情民意信息96篇。其中,向省政协报送62篇,被全国政协、省政协采用33篇,在全年平均采用率过半的同时,还创造了全省各市79%的季度采用率最高纪录,有5篇得到省领导批示;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34篇,有15篇得到市领导29人次批示,有7篇信息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有20余篇信息得到采纳落实。
拓宽渠道让信息来源“多”起来
拓宽信息征集渠道。加强与党派团体的协作,通过座谈、走访、调研等拓展收集渠道。将特邀信息员队伍数量从50人扩充到了69人。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和营口市委党校设立了信息联络点。发挥各专委会和“委员活动站”的作用,借助“大家来协商”等活动收集信息。拓宽知情明政渠道。邀请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骨干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安排他们参加知情民政会议和协商、视察、调研等活动。采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使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了解“上情”,掌握“下情”,注意“时情”,反映“内情”。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编报的信息中近40%来自于全体会议、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建言成果和日常调研成果。
精益求精让文稿质量“高”起来
选题力求有高度。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精准选题,努力做到同频共振、上下联动。《以“保险+期货”兜底保障,助推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被全国政协采用,《高度警惕“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我省的潜在风险》等信息被省政协采用。调研力求有深度。始终坚持求深、求实,确保情况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推进“隔墙售电”政策落地,缓解我省分布式光伏接网和消纳压力》等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关于以机关志愿服务强化口袋公园维护的建议》等信息得到市政府领导批示,被市住建局等部门采纳制定了《营口市机关志愿者包保城市“口袋公园”实施方案》,全市上百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包保主城区134个口袋公园。建议力求有精度。坚持事实说话、数据支撑、案例佐证,确保信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送的《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助推我市粮食单产再提升》等信息得到市领导批示和有关方面的吸纳落实。
完善机制让内生动力“活”起来
完善骨干培训机制。举办了规模近百人的“营口市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骨干培训班”,在市政协和3个县(市)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上安排了信息工作专题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政协委员和信息工作骨干的能力。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出台《政协营口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修订《政协营口市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及时调整优化信息计分标准,坚持按季度通报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对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信息进行表彰。强化提质增效机制。围绕提升信息工作质效这条主线,引导信息工作队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组织信息工作人员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信息工作的能力本领和高质效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