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视角下的辽河文化产业带东段 赵 欣 摄
清晨6时,骑行爱好者王勇戴着头盔跨上公路自行车,沿辽河文化产业带滨河体育公园向西而行。“沿岸风景好,空气清新,道路平缓,没有急转弯,骑行起来特别畅快。”他的赞叹也是很多骑友的心声。昔日仅能遛弯的“后河沿儿”,如今蜕变为承载市民健身需求的城市动脉。
走进滨河体育公园,儿童场地充满欢声笑语。“极限赛道”满足了自行车、平衡车、滑板运动需求,在营口可谓“独一份”。因此,市民刘女士特意带孩子来这儿体验新颖赛道。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设施类型的丰富,更在于精准对接了市民需求。市辽河开发办在东段老港附近规划了儿童篮球场、儿童足球场、网球场及专业轮滑赛道,鲅鱼圈轮滑爱好者曹先生为体验轮滑赛道专程停留3日。
河岸的蜕变不止于硬件提升,更在于聚集的人气和“烟火气”。辽宁省速度轮滑锦标赛、“沿着辽河遇见海”万人徒步大会、夕阳微醺音乐会等活动,让“体育+旅游+文化”的叠加效应持续释放。专业赛事与日常运动交替融入市民业余生活,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沈阳轮车俱乐部队长张志春带队来营口参赛后感叹:“这里正在焕发新活力。”
依河打造的运动空间逐渐丰富、多元。辽河公园的乒乓球台旁,老人们切磋球技,击球声此起彼伏;平安广场上,风筝爱好者尽情放飞风筝;
小龙人乐园融合了“全时四季、全民健身、全龄共享”的儿童友好型公园理念,成为市民遛娃健身的新地标。大辽河岸畔的运动空间实现“全龄段覆盖”,从“只适合遛弯”到“可骑行、可竞技、可亲子互动”,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更成为市民社交的公共客厅。
如今的大辽河,苇影婆娑于水畔,动感画卷正在铺展。这条母亲河滋养的不仅是丰饶水土,更是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从清晨骑行的畅快,到午后孩童的欢笑,再到夜晚音乐会的浪漫,“后河沿儿”的重生,见证着城市从“生存空间”到“生活主场”的优化进步。当运动活力与赛事激情注入河岸,大辽河正以蓬勃姿态,迎接着属于营口的活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