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探访营口多个杏子果园,见证了果农们为水果产业探寻特色发展之路的忙碌身影,盖州市小石棚乡的李德峰便是其中的代表。7月初,他家种植的“国之鲜”杏迎来了丰收,在采摘、打包的忙碌场景里,藏着一份特别的喜悦:这批按个儿售卖的杏子,让他家每亩地单产收益实现翻倍增长。
“国之鲜”杏,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专家历经20余年选育出的新一代“国”字号系列品种。如今,它正以独特优势,成为营口果农追求特色果品、实现高收益的新选择。多年前,李德峰从开始栽种“国之鲜”杏之初,就秉持着“精心管理,只做优品果”的理念,他家种的果子在每年的成熟季节,都能吸引各地果农来此参观,并因其上等的品质使订购的客户络绎不绝,果子供不应求。谈到今年的销售,李德峰充满喜悦地说:“今年我的‘小黄车’又被清空了!”
作为“国”字号杏品种中的佼佼者,“国之鲜”杏的品质优势十分突出。其果实发育期约95天,果子呈卵圆形,平均单果重95克,最大果重可达250克,远超普通杏子的个头。果皮橙黄中透着80%的鲜红,果肉橙黄饱满,酸甜味浓,它凭借着上乘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它在常温下可贮存5至7天,为长途运输提供了便利,让“鲜”味能跨越千里。此外,“国之鲜”杏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地还是干旱地区都能扎根生长,而且抗病性也强,这些特性让果农种植更有底气了。
李德峰正是看中了“国之鲜”杏的诸多优势,果断引入种植。与传统老品种相比,“国之鲜”杏不仅产量高,价格优势更是明显。为了让果实品质更出众,他采用“有机”栽培模式,从土壤到水肥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颗杏都保持绝佳口感。搭配精致包装后,这些“国之鲜”杏得以远销广州、深圳等地,并在南方市场也站稳了脚跟。
辽宁省已将“国”字号系列新品种杏的示范推广列入省科技特派项目和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国之鲜”杏的成功已经不是个例。营口“国之鲜” 杏的成熟上市,不仅让李德峰这样的果农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更标志着营口果农在提升特色果品种植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