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立足职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政务服务、提高环境执法效能,实现由“监管型”向“服务型”部门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源头把控+过程控制”,持续深化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让服务对象从政务服务中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化,执法人员主动深入各工业园区,通过“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点对点”了解堵点问题,“一对一”进行分析研判,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和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监督帮扶。
为让“护企优商”有力度更有温度,市生态环境局优化执法方式,依法推行“免罚轻罚”柔性执法,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互联网+监管”建设,实现“包容审慎”的帮扶执法和“无事不扰”的精准执法。全市共建设748套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868套用电监控系统,24处高空视频监控点,结合工作实际配备无人机远程执法装备,依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平台,实施“非现场化”精准监督管理。
谁执法谁普法。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服务帮扶企业贯穿执法始终,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定向、精准普法,为企业提供环保“体检”和问题整改思路,推动培育企业合规文化,助力绿色转型升级。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优化创新执法方式,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严格规范行使裁量权,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指导企业合规经营,营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助力全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