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营口图书借阅创新高的背后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佟利德

发布时间:2025-08-25

【字号:

分享:

在盖州市西崴子村举办的农家书屋主题阅读活动。

编者按

8月21日,《辽宁日报》刊发报道《营口图书借阅创新高的背后》,聚焦我市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阵地、培育领读人队伍、密集开展特色阅读活动等多重举措。报道肯定了我市“把城市建在书房里”的文化理念,为其他城市推动全民阅读、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有益启示。现对这一报道全文转发。

书籍是文脉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对于新晋全国文明城市的营口而言,“书香”涵养不仅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更成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最近,营口市图书借阅量数据新鲜出炉:今年1月至7月,全市各图书馆借阅图书507559册,同比增加10.9%,创历史新高。在多媒体争相斗艳的当下,营口人的读书热情为何不减反增?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多维阅读空间

织密“15分钟阅读圈”

走进营口市图书馆,2.1万平方米的馆舍内,93万册藏书静待读者,近2000个阅览座位中有不少借阅者正在默默阅读。

这个始建于1956年的图书馆,与时俱进多次升级,如今不仅实现“通借通还大流通”,更依托100余台智能借阅设备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让阅读突破时间、空间边界,满足年轻人的新型阅读需求。因此,该馆年均接待读者稳定保持在100万人次左右,青少年源源不断加入读书大军。

营口市努力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阵地,不仅把全市8座图书馆(含少儿图书馆)共享联动,打造全市“读书圈”,而且把阅读空间从场馆向城市“肌理”渗透。

在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和雷锋新兵连旧址也变身城市书房。此外,营口还建成漂流书房、机关特色图书室和社区、村、学校图书角等各类阅读空间260余个,在公园、广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处建成130余个有声图书馆、7个数字化农家示范书屋,“书香营口”催生“书香街角”等新场景,共同勾勒出覆盖全市的“15分钟阅读圈”,让市民转角遇书香、抬头见墨韵。

弘扬领读力量

让“读好书”同频共振

“这本《蔬菜嫁接关键技术》里的种植技巧,特别适合咱们村的土壤,我给大家说说。”在营口盖州市团山街道西崴子村的农家书屋里,“领读人”李程正在为村民讲解涉农书籍。从图书中汲取农技营养,转化为助农生产力,这样的场景在营口644个农家书屋屡见不鲜,成为营口“萤火虫·城市领读人”公益计划的真实写照。

通过读好书分享心得体会,照亮别人。营口“萤火虫”领读人队伍日益壮大,涵盖教师、退休干部、企业职员等多元群体。教师韩康乐等领读人走进校园,线上线下开展“悦少年领读人”活动,用《书香童谣》的旋律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杨帆等领读人通过“咱爸咱妈”“大东北朗诵艺术”等微信群开展“天天都是读书节 一人推荐一本书”短视频推荐活动,视频最高浏览量过万;侯秋红等文化志愿者领读人深入社区,组织“老年读书会”,让视力不佳的老年人也能感受阅读温暖。

营口市委宣传部出版管理科科长孙澎博介绍,每年,这些领读人带动开展读书分享会达500余场,亲子阅读活动约800场,文化讲座近百场,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的方式,让阅读分享成为社会风尚。

全民读书活动

让书香沁润营口

“让一本闲置书发挥价值,感染他人。”在营口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换书会上,家长王丽和孩子用《百年孤独》换得《孩子:挑战》,这样的“图书漂流”,每年让上万册图书在营口市民手中流转。

作为“书香营口”系列活动的核心,全民读书节已成为营口文化名片,两首主题歌《爱读书的萤火虫》《书香童谣》传唱街巷,“爱上阅读 带光而行”“海风鸟浪”读书市集等特色活动年均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

营口以活动创新带动全民阅读热情。“护苗·绿书签行动”与读书打卡结合,引导青少年健康阅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联动农家书屋,让涉农书籍走进田间地头;图书惠民展销、经典诵读等活动,让阅读既有深度又有趣味。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让文化廊道成为第二课堂;在机关,“书香机关”活动不断提升干部素养;在乡村,“四季共享”阅读季让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每年超1400场特色活动,让书香如春风化雨,渗透到营口的每个角落。

在城市里建书房不如“把城市建在书房里”,营口市以此为理念,持续深化“书香营口”建设,让营口人多读书、爱读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书香成为最深厚的城市底蕴。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