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营口优质稻开镰!

“稻花香6号”抢早收 稻蟹共养效益高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张精兵 张宝全 张 蕾

发布时间:2025-09-18

【字号:

分享:

  

9月16日在大石桥市石佛镇北营村拍摄的稻田场景。  

 


金秋九月,稻浪飘香。眼下,大石桥市的优质水稻迎来丰收季,今年率先开镰的“稻花香6号”不仅比普通水稻提前20多天上市,还通过稻蟹共养的模式实现效益翻番,让种粮户在丰收季收获满满。

清晨,大石桥市石佛镇北营村的稻田里,黄澄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作为此次开镰的“主角”,大石桥市禾源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80多亩“稻花香6号”水稻,成为今年我市最早开镰的水稻品种,也拉开了全市水稻秋收的序幕。

“开镰有销路,底气自然足!”大石桥市禾源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冯金富手捧刚收割的稻穗,脸上满是笑意。他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植的“稻花香6号”,是特意引进的早熟优质品种,从收割到加工上市仅需一周,9月下旬就能端上市民餐桌,抢的就是这个时间差。水稻虽亩产600公斤至625公斤,略低于普通品种,但凭借香糯的口感和“早上市”的优势,价格是普通大米的3倍多。目前,合作社已接到浙江、辽宁等地企业订单。

稻田里,几个手持镰刀割稻的农户,人工一人一天要付200元,比机械化作业成本高不少,但为了保证“稻花香6号”的完整品相,为“早上市”抢出关键时间,合作社宁愿多花这份钱。稻田里除了忙碌的稻农,偶尔穿梭的河蟹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合作社采用稻蟹共养的绿色生态模式,不打农药、纯天然种植,既保证了大米品质,又多了一笔收入。

丰收的底气,不仅来自好品种、好模式,更离不开科技赋能。合作社的60栋工厂化育秧大棚,为“稻花香6号”培育出壮苗;与科研单位合作的科学管理技术,让早熟品种也能实现高产;电商平台和畅通的信息渠道,更让优质米不愁卖。“新技术”给种粮户吃了定心丸,冯金富表示,希望下一步把优质水稻品种推荐给更多农户,大家一起赚钱,一起丰收致富。

成立于2015年的大石桥市禾源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拥有1000亩水稻种植基地,不仅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还在政府指导下,承担起营口水稻新品种展示、耕地质量监测、有机肥替代示范等项目。目前,全市已有自主选育水稻品种41个,其中优质稻品种26个,优质稻推广面积达30万亩,年繁育水稻种子约750万公斤,产值超6000万元。

感言

从普通大米每斤2元多,到优质米8元多一斤;从单一种植亩均几百元收益,到稻蟹共养实现效益翻番,数字背后,是“向科技要效益”的笃定,是“向市场要出路”的清醒。稻田里展示的,不只是一季的丰收,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当生态理念融入田间地头,当“舍得投入”的智慧照亮田埂,金色稻浪里铺展的,正是一份充满希望的“新农耕答卷”。而这样的答卷,还将在更多乡村续写,让更多农民在土地上收获稳稳的幸福。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