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科技破题 数据赋能

我市危险废物监管实现“智能追溯”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刘 鹏 张 巍

发布时间:2025-09-19

【字号:

分享:

2024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改造工作,以“科技破题、数据赋能”为核心,推动监管模式从“人工巡查”向“智能追溯”转变,成功破解了危险废物监管难题,为生态环境安全筑牢“智慧防线”。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市危险废物监管面临着“数据不准、追溯不畅、效率不高”的现实难题。人工记录台账易出现错漏、涂改,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现场检查需翻查大量纸质资料,监管效率不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危险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更给生态环境安全埋下隐患。随着我市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改造的推进,这些问题正在被彻底改变。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相关人员介绍,企业通过智能称重设备即可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扫描设备即可将数据实时对接到辽宁省固体废物智能监管平台,不再需要记录纸质台账。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即可通过视频监控查看企业危险废物的实时情况,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改造依托辽宁省固体废物智能监管平台,通过采取危险废物智能称重、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智能化物联网监管手段,实现实时、动态、预警的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非现场监管。

信息化改造不仅让监管更高效,也为企业规范管理提供了便利。

营口粤丰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工程师刘雷介绍说:“企业产生的危废主要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而且产量特别大,年产量在2万吨左右。针对这一问题,过去主要采用手工台账,包括年度平台上的填报都是企业自己核算,会出现较大的数据偏差。自从安装这个系统以后,企业所有的台账均为平台自动生成,包括实时生产画面和全流程处置画面都会上传到辽宁省固废平台,既能减少企业的工作量,也能让整个过程更透明。”

截至目前,我市重点产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已全部完成信息化改造,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超期贮存等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危险废物信息化改造成效显著。

我市将继续推进危险废物信息化改造,持续扩大覆盖范围,让科技赋能更精准、监管效能更高效、生态安全更有保障。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