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着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五年来四次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夕阳下的大辽河、街角的公园、焕新的街区,共同勾勒出这座海滨城市温暖的民生底色。
在营口市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夕阳最佳观赏点,每天上演着光影与河海交融的自然之美。而这一景观正是营口市“十四五”民生工程最具代表性的缩影,曾经的工业岸线,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的城市会客厅。
夕阳的余晖尚温,众多“口袋公园”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微空间如今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和娱乐的好去处。
住在附近的市民王志鸿说,每天早晨站在阳台上,看到楼下一片新绿,心情格外敞亮,过去的一片空地,变成了现在的乐园。
辽河文化产业带是营口“十四五”城市转型与民生改善的标杆工程。项目分西段、东段两期推进,系统破解工业污染、防洪安全等历史难题。同步推进的10公里堤路改造、滨河街拓宽和泵站升级,实现“防洪安全+交通便利”双重保障。如今,这条产业带已抹去了身上的“斑斑锈迹”,成功变身“生态秀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的火热地段。
营口市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历时4年的开发建设,修建了3.8公里长的骑行道,打造了一个标准的轮滑场地,还有一些儿童玩乐区域等配套设施。可以说,现在辽河文化产业带已经成为了营口市的一张新名片。
“十四五”期间,营口市围绕“河海文化”“滨海风光”等特色资源,打造了“辽河逐日”观赏区、滨海岸线市集、文化展演等一系列文旅项目。今年国庆中秋期间,这里策划举办了“月满华诞·秋韵营口”系列活动,推出美食文化节、音乐嘉年华、非遗展演等10余项子活动,形成全域联动、全龄参与的节庆氛围。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营口市锚定建设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目标,依托“两区两带”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四季全域产品发展体系,全市文体旅投资额持续增长。
2025年以来,营口市改造提升8条城市道路,更新老旧管网超320公里,累计完成20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5.5万户居民。持续投入的民生实事、不断焕新的城市空间、深度融合的文体旅产业,正让这座海滨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