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区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在社区组建10个 “红色议事厅”, 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连心桥”,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红色方案”。
红运广厦新居小区是西市区的一个老旧小区。由于部分区域路面年久失修,让部分居民饱受困扰。经过1个多月的施工,8月份开始施工,9月底基本完成。现在非常平整,群众也非常满意。
针对辖区老年人数量较多、回迁房相对集中等问题,西市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红色议事厅”是由“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自治管理平台,充分凝聚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力量,通过建立健全议事协商制度,聚思想、聚资源、聚人心,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力量做好问题的沟通解决。
西市区红运社区将征求上来的各类事项按处理难度划分为三级,“易事”由楼栋长协调居民解决,“杂事”由“红色议事厅”按议事机制协商解决,“难事”则按具体情况相应扩大议事范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并由社区党组织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定期反馈办理进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黄永耀是西市区福利园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也是西大庙社区“红色议事厅”成员。每天,他通过微信物业群、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百姓需求,依托“红色议事厅”商议、解决困扰百姓的难题。
“福利园小区居住的人大部分年龄偏大,他们子女不在身边,各方面需要外界的服务。我们与这些业主勤沟通,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到社区、街道,也能及时协调解决。”黄永耀说。
2022年,第一个“红色议事厅”组建以来,“红色议事厅”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共商讨化解车辆乱停乱放、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等“小情大事”260多件,用党建的“微治理”串起了百姓的“微幸福”。
西市区委组织部党员干部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红色议事厅”的提质升级:要拓宽诉求收集渠道,不仅是线下收集,还要利用社区的网格群、物业微信群等渠道。还将协同住建、物业、民政等职能部门,做到简单问题及时回应,复杂问题有专人跟进,共同把“红色议事厅”打造成为群众信得过、有事找得到的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