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营口要闻 >  正文

机场“驱鸟人”的护鸟暖心事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李 旭

发布时间:2025-11-05

【字号:

分享:

时至初冬,候鸟南飞。营口机场的驱鸟工作终于迎来“相对淡季”。

在民航领域,飞鸟与飞机的“空中邂逅”绝非浪漫。有数据显示,一只重100克的麻雀与时速400公里的飞机相撞,可瞬间产生相当于2吨的冲击力,就像一颗“炮弹”打在飞机上。国际航空联合会把“飞鸟撞机”列入A级航空灾难。在旅客视线之外,被称为“神秘人”的驱鸟人员在蓝天与大地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屏障,守护着每一次起降的平安。

王欣是营口机场运行保障部场务室主管,驱鸟是他所在部门的职责。采访过程中,记者通过他的日常,看到了这份工作的繁杂。营口机场周边环境多为浅滩,非常适合中小型涉禽栖息,这也让驱鸟工作难度加码。王欣和他的团队成员迎难而上,“我们从两个方向发力,一是主动驱赶,一是改善环境。”顾名思义,主动驱赶是指通过使用声波、震爆、气味等方式驱赶鸟类,而改善环境则是通过对机场内土质区除草、碾压、灭虫等方式,防止植物结籽、昆虫孳生,从而减少吸引鸟类的环境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驱鸟人员的“武器”也在升级。车载式声波驱鸟器、煤气炮之外,营口机场陆续配备了红外夜视仪和电子望远镜,以便更好地在夜间进行鸟情观测与针对性驱赶。有时,驱鸟人员还兼职“发明家”,风动驱鸟器、停机坪高杆灯上的防筑巢鸟刺都是他们的巧思。

驱鸟与护鸟,看似对立的概念,在机场运行保障工作中却形成了和谐的统一。“我们的工作是驱避和防制,从不毒害或猎杀。”说到这里,王欣指着不远处的拦鸟网继续介绍:“每当发现受伤的鸟类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野生动物救助专业人员。”就在今年6月,营口机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巢幼鸟,其中一只翅膀存在擦伤。他们迅速启动救助流程,对受伤幼鸟进行临时止血包扎和保温处理。经林草部门工作人员鉴定,这些幼鸟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采访接近尾声时,值班驱鸟员恰巧在拦鸟网上发现了一只被困住的小鸟。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摘解下来,确认没有受伤后,带回车中准备放生。在远离机场区域后,飞鸟将重返天空……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