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

“小网格”书写乡村治理“大文章”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刁雪峰

发布时间:2022-10-13

【字号:

分享:

“丫头,群里发的通知我没看懂,这咋弄?”8月24日一早,张柳在上班路上被村民马文玉叫住。

张柳是大石桥市金桥街道李家屯村第二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马文玉是归属第二网格的“网民”。

前几日,张柳在第二网格微信群发布了受灾农户可以申请土地保险赔偿的通知。拍照、传材料的操作流程难住了年纪大的村民,但他们没有手忙脚乱,因为有人指得上。

听说是这事儿,张柳立马回应说:“婶儿,你不用管了,我去你家苞米地拍照,后续材料我给你整。”

26日,张柳又抽出时间到农户李政森家的地里,给他家半亩多倒伏玉米拍了照,留作申报资料。李政森当初缴了土地保险,此次却没有申报赔偿,张柳也记在了心上。

在李家屯村,张柳这样的网格员特别吃香。“有事儿就找网格员”这句口头禅,是自2018年李家屯村实施网格化基层治理以来,804户村民对网格服务的认可与依赖。涉及农村生活的许多问题,都能在“网格”内就地解决,为村委会减轻了负担。

李家屯村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将3个党支部的7个党小组建在对应网格上。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也叫党员中心户,并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形成“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员”三级党建网格体系,真正让“堡垒建在网格、党员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李家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林键说:“我在第一网格做兼职网格员,得空就东家走走,西家坐坐,听听村民的闹心事、烦心事,记下来,带回去。”

三级网格联动机制让基层治理精准高效。大石桥辖区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污管道经过李家屯村,一旦污水外溢没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不同程度地导致环境污染、庄稼损毁。为了提前做好预案,李家屯村召集全村网格员,经过提事、议事、办事的讨论流程,拿出最优方案。村民如发现外溢现象,随时报给所属网格员。网格员随即上报网格党小组,再经由村委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形成完整、高效的问题处理链条。网格员的及时回应与网格党小组的有力作为,与村民形成良性互动,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样的网格联动机制还应用于供水管线维修、环境卫生整治、乡路净化绿化等村务问题,行之有效,令群众满意。

李家屯村大部分村民也许无法准确回答“啥叫网格化管理?”“啥是网格员?”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切实享受贴心、暖心的服务。村民孙广普与患有残疾的妻子李秀波,在近70年的老宅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也是“网格”发挥作用,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新气象。“为孙广普家盖新房”,一直是第二网格党小组记事本上的重要待办事宜。今年年初,网格党小组商议决定为老两口争取低保户名额。李林键带着李秀波到市级医院完成伤残鉴定,村两委出面与所属民政、住建等部门说明情况、争取政策。今年7月,老两口如愿搬进盼望已久的新家。

再好的决策、再及时的举措,都要依靠基层强有力的执行才能得以落实。今年,市委书记李强到大石桥市调研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强调,要做实网格,让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迸发更大能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如今,网格已经成为比村委会更接近村民的组织形式,是乡村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是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温情载体。我市644个行政村科学施划7694个网格,配备强大的网格员力量,以党建引领形成更清晰的乡村治理思路、更精准的服务体系,让村民成为“网民”,感受更实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