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市区:助老服务 让“夕阳”更美好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和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近年来,西市区将助老服务作为服务民生的重中之重,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日前,记者来到西市区清华社区助老食堂,看到不少居民正在排队就餐。在整洁的餐台上,摆放着馒头、花卷,还有炸鱼、炸丸子、青菜和凉菜。食堂自5月初运行以来,每天早中晚三餐接待居民在200人次左右。就餐价格经济实惠,从10元到13元不等, 65周岁和75周岁以上老人还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9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由于在这里就餐的多数是老年人,所以在菜品上也充分考虑老年人就餐需求。

西市区用一餐饭的温度、一张桌的温情,悄然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图景。截至目前,西市区共有红运、西环和清华助老食堂3个,并带动周边多个助餐点,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西市区还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市民张忠贤是一位老戏迷,他和老伙伴们经常来到西市区西环社区活动室一起唱评剧。自从有了这个室内活动场地,他们再也不用为阴天下雨发愁了。

西市区华安社区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打造集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站,同时发挥志愿者力量,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等服务。

西市区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32个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位,同时优化布局,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晚年生活。

西市区未来几年将全力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构建“政府——街道——社区”三级养老设施体系,发展嵌入式社区站点和互助养老,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大社区”养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