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头条 >  正文

营口:阔步迈向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之城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于小淳  迟春宇

发布时间:2024-02-02

【字号:

分享:

从“用双脚丈量”到乘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改革开放以来,营口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2.5万辆,新能源车1.1万辆,平均每3个人就拥有一辆车;仅2023年,我市完成干线公路建设改造工程94.9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189.9公里。公路建设不断延长,公交线路不断优化,铁路、航空陆续投入运营,我市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在营口人的记忆中,早些年大辽河进入封冻期,沿河两岸居民过河大多选择从冰上走。2010年9月,辽河特大桥正式通车,沿岸居民有了新的方式安全过河,营口人告别了“走冰”时代。这座历时26个月建成的辽河特大桥全长3326米,横跨大辽河,是连接营口、盘锦两市的重要纽带。

随即,营口交运集团开通了501路公交专线。

营口交运集团公共汽车分公司副经理孙衍赫介绍说,501路刚开通时,途径15个站点,行驶里程17.5公里。近几年,经过对线路逐步优化调整,公交站点由原来的15个增设至现在的25个,实现了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在运力配备方面,公交车由原来5台增配至现在的7台,并且逐步调整为更加环保的LNG混合动力公交车。站点布局不断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实现了缩短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通常被誉为“城市的血脉”。几十年间,滚滚向前的公交车轮,见证着营口交通的发展与变迁。

对此颇有感触的营口交运集团公共汽车分公司驾驶员赵振麟表示,1956年营口运输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当时营运车辆8台、经营线路只有1条;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2003年,营口公交新开3条线路、陆续更新车辆48台,引进CNG新技术后对154台车辆进行燃气改造,开创了营口公交“绿色环保”新里程。现在,营口市公交车营运线路有55条,营运车辆500余台,并且实现了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公交线网总长度246.8公里,年客运量5000余万人次。可以说,公交运输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公交运输的发展,只是营口近年来交通变迁的一个缩影,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网络同样在滨城快速构建。

1998年,营口公路立交桥正式通车。2008年,历时5年建设,路线全长83.6公里的营口市滨海大道竣工通车。2012年,哈大高铁正式运营,营口东站投入使用,营口人圆了高铁梦。2016年,营口兰旗机场正式通航,结束了辽宁省27年来没有新建民用机场的历史。

营口兰旗机场地面服务部的于佳鑫告诉记者,营口兰旗机场经过7年的筹备和建设,通航后,航站区达到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30吨的目标。机场自通航以来,累计开通了22条客运航线,通航城市26个。去年,运营航线7条,通达城市11个,全年运输旅客共计19.39万人次,单日客座率最高达97%,创下营口机场通航以来历史新高。

2023年,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车;同年,鲅鱼圈港区疏港高速公路进行路基施工,营口正全力推进并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市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交通重点项目共计8个,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个,完成投资6.72亿元,同比增长60%。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完成提档升级。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