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草案解读 >  正文

《营口市老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解读】

来源:住建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18

【字号:

分享: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锚定中共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及《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贯彻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及中共营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住建部、辽宁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的有关工作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力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活力和品质。

二、编制目的

为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北部城区老城区城市更新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破解城市更新困难问题,切实改善城市面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

三、规划范围

营口市北部城区老城区,西至海滨、东至工农路(庄林路)、南至民兴河、北至辽河大街,同步衔接辽河文化产业带、中心城区产业片区及市域范围内其它建成区的城市更新相关规划和实施项目。

四、主要内容

(一)城市更新目标

第一,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第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制造高地;第三,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彰显营口特色风貌;第四,促进民生改善,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第五,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分区引导与管控

1、更新空间层次:城区—片区—重点地区

“城区”的城市更新聚焦历史文化遗产、旧住区、传统商贸市场及商圈、旧厂区及低效工业用地、重要公共空间(包括滨水空间、绿地公园和街道空间)等五类更新对象,工作重点是梳理可更新的空间资源,明确更新方式、更新实施内容和策略,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将老城区建设为城市更新先导示范区;“片区”聚焦历史文化资源、完整居住社区、道路街道空间、蓝绿空间网络、安全韧性的智慧城市五方面更新,工作重点是制定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更新项目,以重点项目为依托,针对更新项目制定建设指引,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实施模式;“重点地区”聚焦以辽河大街沿线空间为核心的辽河第二界面、庄林路-民兴河沿路沿河区域、园林里历史地段、牛庄海关历史地段,城市更新工作重点是明确地区的定位与策略,统筹地区内更新项目,制定空间方案框架,指导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2、协调研究区域

重点协调老城区规划范围与以下三个区域的规划建设要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第一,协调“辽河文化产业带”,共建城市更新示范区;第二,协调中心城区产业片区更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第三,协调市域范围内其它建成区。

(三)更新实施策略

1、更新方式

保护修缮是指在满足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地区进行维护修缮、风貌恢复、活化利用的更新方式。改造提升是指在维持现状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维护、局部改扩建、功能优化、风貌提升、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建设活动的更新方式。拆除重建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拆除,按照规划进行重新建设的更新方式。

2、更新对象

重点更新对象分为“1+3+N”。“1”是指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和工业遗产;“3”是指旧住区、旧厂区及低效工业用地、传统商贸市场及商圈;“N”是指其他类型的更新内容, 包括老旧楼宇以及重要公共空间如城市滨水空间、公园绿地及街道空间等。

3、更新策略

历史文化遗产以保护修缮更新方式为主,主要更新策略有:从静态到活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群众生活的融合;以文促业,促进街区可持续运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推进老工业厂区统筹利用。其中,历史文化街区指辽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协调范围,东起平安路、西至西大庙、南至辽河大街、北至大辽河南岸,街区整体轮廓清晰完整,是东北地区近现代港口商贸型街区的典型代表。历史建筑指营口市列入历史建筑名录的历史建筑两批共计13处24栋,位于本次规划范围内的历史建筑有营口市花园国民高等学校旧址,位于“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协调范围内的历史建筑有营口老港31#仓库、营纸俱乐部、亚细亚石油公司工人住宅南1号与南2号。历史地段指位于规划范围内历史的两处地段:牛庄海关历史地段、园林里历史地段。工业遗产主要指位于“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协调范围内的营口造纸厂。

旧厂区及低效工业用地以改造提升或拆除重建更新方式为主,主要更新策略有:优先落位重大战略空间,优先配套社区服务设施,优先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旧住区以综合整治更新方式为主,主要更新策略有:从单个小区改造为主转变为成片连片改造,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探索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模式,实行多样化融资模式。传统商贸市场及商圈以改造提升更新方式为主,主要更新策略有:促进大型市场转型升级,更新商业空间;鼓励推动传统商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商业业态。

其它类型的更新对象以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更新方式为主,推动老旧楼宇功能转换与兼容,促进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优化街道空间。

(四)实施保障

1、健全城市更新工作体制机制

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中,通过城市更新领导小组,统筹各规划、政策、资金,推进各项部门工作形成合力,争创辽宁省城市更新区域典型案例。

由营口市政府成立营口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决策城市更新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日常工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牵头拟定城市更新政策,组织编制全市城市更新年度计划,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市有关部门负责依法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和配套政策,履行相 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市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依法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和配套政策,履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

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园区管委会是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责任主体,指定相应部门作为辖区城市更新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城市更新工作。区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履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

街道办事处配合以上两级城市更新主管部门做好实施相关工作。

2、构建更新规划传导机制

建立“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分区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城市更新片区规划一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四层级规划编制体系。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以规划设计为抓手,分类分区分策统筹更新工作。各县(市)区及园区、开发区可以根据本规划和工作实际,编制分区更新专项规划,明确本辖区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开展城市更新片区评估,根据区域现状和更新发展需求,将详细规划层面中一个或多个街区划定为一个整体的城市更新研究范围,即城市更新单元,每个更新单元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根据区域评估结果和项目性质,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园区管委会确定实施主体,由实施主体编制更新项目实施方案。

(五)近期重点任务

依托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转型升级老港区。围绕老港区3号码头地区的更新改造,充分保护和利用老港区31号仓库等存量工业空间,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集聚区作为“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区,推进营口市城市更新先导行动。

加快改造老旧厂区,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开展全面普查,对需要改造或有升级改造需求的产业园区,以及属于产业禁限目录、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要求、闲置低效的产业园区和现存老旧厂房开展评估,建立健全台账,制定年度计划。促进工业遗产赋能产业发展,开展工业遗产资源调查与建档,围绕营口造纸厂重点工业遗产,推进重点工业遗产保护与振兴。

稳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完成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工作,完善档案资料与保护机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积极准备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实施辽河老街历史文化保护改造西延工程、西炮台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营口历史文化记忆工程”“老建筑可阅读”工程。

积极推进旧住区和旧村庄改造,打造完整居住社区示范。积极推进旧住区和旧村庄改造,完成2000 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建设完成5 个完整居住示范社区。在充分尊重街道与社区意愿下,可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在老城区选择5 个建设意愿强、积极性高、有工作基础、有代表性的社区作为先行试点单位。

解读单位:营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解 读 人:汤和峰

联系电话:0417-2632947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