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东部振兴战略以来,全市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化振兴格局,制定出台了《营口市东部振兴“十三五”规划》,开展了“东部振兴基础年和促进年”活动,狠抓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工作机制、抓山区产业结构优化、抓科技、抓投入、抓产业扶贫开发,山区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导产业进一步明晰,主要指标增速明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事业得到不断进步,东部振兴战略实现了良好开局。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东部山区发展还存在着“经营主体发展滞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亟待加强,结合当地特色的特色旅游、特色山庄发展迟缓”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生产水平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对东部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通过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除群众疑虑,提高农民参与流转的积极性。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经营权依法规范流转,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好流转双方的利益。
二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交易平台建设,解决流转信息不对称、交易无场所的问题,使那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户和耕种有困难的家庭能够及时找到土地流转出路,让想扩大经营规模的种植大户、家庭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事企业及时找到有土地流转意向的对象,促成土地流转。
三是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直接面向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扩大服务规模,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方式。
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其做大做强。加强西部相关项目与东部产业对接和城市相关产业向山区的转移工作。山区每个乡镇要重点培养1—2个骨干企业,带动1—2个在全市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产业。把园区经济作为山区工业新的增长点培育,在保证山区水源保护区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集群。
二是深入实施品牌兴农惠民工程。结合区域资源,突出产业特点,以质量为导向,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优质生产,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加快“三品”认证步伐,将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东部山区三品认证实现基本覆盖。按照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在乡镇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站建设上对东部山区进行倾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东部山区乡村振兴步伐
立足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扶持水果、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山区乡镇每年改造老残果园0.2万亩,每年新增设施农业0.1万亩。建设好建一镇、黄土岭镇、周家镇姬菇、黑木耳、双孢菇为主的珍稀食用菌养殖基地,以徐屯、万福等乡镇为重点的生姜基地。
二是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东部山区水库、池塘、河流,完善水体生态食物链,提升单位水体淡水养殖开发利用率。重点发展生猪、绒山羊、肉牛、蛋鸡、肉鸡等畜禽产业,推进规模化发展。依托森林和山地资源,着力推进涉林产业发展。每年新增大榛子0.1万亩、中草药0.1万亩、山野菜0.1万亩,切实抓好蚕场基地的保护和建设。
三是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实施项目建设,重点围绕水稻、水果、水产、蔬菜、生猪、牛羊、肉禽、柞蚕、饲料等产业进行项目策划和包装,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链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出口规模。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向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和休闲农业拓展,鼓励家庭农场投资参与农作物良种繁育、植保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积极推进东部山区产业融合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域内外资本参与东部振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统筹推进山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挖掘农村自然、人文资源,积极建设AAA级景区和旅游乡镇,逐步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和管理规范的休闲观光旅游集聚区。盖州市重点打造以双台镇为核心的温泉旅游集聚区,以青龙山、赤山、雪帽山、猫儿岭等山岳和以石门、二道房、玉石等水库为核心的中东部山岳、水库生态旅游集聚区;以榜式堡生态小镇、万福圣水人家、什字街转山湖乡村旅游度假区、杨运灵山风景度假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大石桥重点打造建一黄丫口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周家镇三道岭水库旅游区。
二是大力开展1151工程。即打造10个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10个特色民宿集聚区、打造50个休闲民宿、培育1000家特色民宿农家乐。充分挖掘农村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山水田园,以及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以乡村旅游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民间集市活动、祈福活动等拓展乡村旅游影响力,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最美乡村”示范带动作用,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田园综合体,不断提升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征集我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大力开发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等系列乡村旅游商品,制定旅游商品评价体系,对于符合标准的商品,以“营口游礼”命名。积极筹备旅游商品展,鼓励在景区游客中心、游客集中区域发展旅游购物场所,支持开展前店后厂式游客参与体验式销售。打造特色农产品诚信销售网络,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
四是发展东部山区林业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特色林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培育和建立了以万福赤山、陈屯青龙山等各大景点为主的盖州国家级森林公园、猫耳岭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景点。近年来,着重发展林药、林菌、养生休闲、景观利用等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目前,东部山区特别是石门水库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要紧紧抓住东部振兴的重要机遇,盖岫公路两侧大面积种植映山红,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打造集农事体验、采摘、绿色品尝,休闲观光、度假、农家乐等东部特色旅游产业带。二是引进新品种,在大石桥市建一镇和大石桥市汤池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穿山龙人工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对地龙骨、玉竹等中草药进行了引种试验,与省林科院合作引种栽植速生槐及耐旱品种沙枣,同时,引种嫁接富贵王子/渤海柳1.2.3号;发挥专业合作社产、供、销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板栗、榛子、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林产品深加工,增加特色林产品附加值,做强做大林业特色林产品产业。
营口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