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关于均衡医疗的建议》(第139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8-23

【字号:

分享:

张银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均衡医疗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很大进步,资源要素持续增加,医疗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为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建立了以市中心医院10个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县区三级医院为主体、二级中心医院为载体、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地落实了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组建了1个城市医联体、4个县域医共体、1个社会办医医联体及2个专科联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构建;成功引入民营资本,方大医疗营口医院、盖州博海医院等一批有规模高水准社会办医应运而生,缓解了政府对医疗领域投入不足的压力,有力补充了百姓对医疗健康服务多样化的需求的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得到重视,市人大、市政协深入基层进行了全面调研,县区政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西市区新建的渔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计划今年投入使用。

但是我们还是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短板和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顶尖资源不足,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中医发展缓慢,对中医药建设重视不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瓶颈亟待破解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解放思想,深化医改,全面落实政府办医的主体责任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确保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主要是医院的建设、医院的设备、人员的基本工资。加强公立医院党建是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根本保证。实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是实现“双提升”的保证,是实现群众就医获得感的保证。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创造价值,充分尊重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为他们提供创造价值平台。二是实现价值,提倡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2.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体系建设。抓好医院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满意度。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按照“预防为主,系统优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大力推进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质控中心在质量评价和控制方面的作用;完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临床路径体系建设和质控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考核支撑体系,做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促进医院良性发展。精准把握质量安全、人才建设、医院文化等医院管理内涵,推动医院在发展方式、管理模式、投资方向上转变,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运行效率、医务人员待遇“三个提高”。

3.构建行之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形成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一是落实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职责和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及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和规范医联体建设及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途径,优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三是通过医保杠杆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分级诊疗保障措施。探索对市中心医院-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医联体和大石桥中心医院、盖州中心医院牵头的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建设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区域医疗资源信息共享。

4.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一县区一原则、一乡镇一策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结合不同地域特点,按照一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6所中心卫生院(大石桥市2所;盖州市3所;老边区1所)。中心卫生院以外乡镇各设置1所一般卫生院,实现城市市、区、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各县区尽快完成其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二)创新举措,持续推进,大力度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5.坚持不懈改善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在5项制度、10个方面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做好检查检验结果质量控制,逐步扩大互认项目和覆盖机构、地域范围,推动检验人员、影像人员服务模式转型。着重提升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完善保健对象体检制度和联系医生巡诊制度,加强保健专家队伍和医疗保障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保健对象健康水平。

6.持之以恒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一是制定《营口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全市医疗机构布局。继续开展医疗机构运行管理专项整治及等级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质控组织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扩大质控工作覆盖专业范围,推动质控工作深入基层。三是以落实《营口市医疗技术水平实施方案》为抓手,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急诊、儿科、传染病、内外科等10个以上临床一级、20个临床二级医学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四是落实营口市人才引进工作相关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紧缺人才。要优化本土人才成长培育环境,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机构进修、访问。对现岗位科主任、护士长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实行以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考核,考核不达标的可根据实际予以调整,连续2年不能胜任,必须调换。各医疗机构要支持医学新技术引进、适宜技术推广和卫生人才的科技创新,建立奖励制度,对医护人员取得市级科研成果奖给予1万元奖励,取得省级科研成果奖给予5万元奖励,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给予15万元奖励。

(三)聚焦实干,强化执行,切实抓好惠民工程

7.实施中医药振兴行动,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工程。继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比,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中医药技术方法,9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中医药技术方法。

 

 

营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5日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