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关于推进营口智慧化城市建设提案》(第172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8-30

【字号:

分享:

王柏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营口智慧化城市建设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2017年7月,市政府责城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市发改委开始起草编制《营口市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17年11月,在考察调研南京、无锡、贵阳三市的基础上,编制起草的《实施意见》通过专家评审;2017年12月底,营口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营口市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营委办发〔2017〕65号)。《实施意见》按照“统筹建设大平台、融通大数据、构建大系统”要求,以数据驱动、智慧引领为核心,以“一中心(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四平台(网上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经济运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N应用”(提升应用工程)建设为主要任务,提出了实施“信用营口”、“多规合一”、“平安营口”、“智慧交通”、“智慧港口”等22项提升工程,明确了在组织领导、投融资机制、监督考核等方面加强组织保障。

在《实施意见》指导下,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和光纤网络全覆盖,成为“全光网”城市,预计下半年开始5G基站建设。在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方面,建成了营口市政府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了营口政务云,完成了政务云二期扩容,累计为金融发展局、水利局、财政局、审批局、自贸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开通180台虚拟云服务器,运行含政府部门、党群部门及县区的各类系统共105个;建成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梳理;阶段性完成了全市平台整合,实现了审批材料全程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网上预约、银行缴费、审管信息共享等功能。全地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2%。在重点智慧应用工程建设方面,信用营口、智慧环保、智慧金融、智慧旅游等平台投入使用;平安营口、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精准帮扶、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消防、智慧社保等工程有序推进,提高了我市智慧化水平,在今年全国组织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中,我市上评价得分(除市民体验)在全省名列第四。

二、关于具体建议答复情况

(一)在加大对智慧公交站的投入方面

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2012年10月,在渤海大街、得胜路建设了66座智能公交候车亭,并在渤海大街公交3路站点试行电子路牌信息播报,方便了市民实时解公交车运行信息。2017年4月,推出了“营口行”手机APP软件以及电话查询业务。市民可使用“营口行”手机APP实时查询市区全部常规公交线路、站点,车辆实时运行情况、到离站信息以及周边地图服务,具有操作简单、查询方便、覆盖面广等优点。对于老年群体或外来人员,可通过拨打对外公示咨询热线。

关于逐步扩大智能公交站数量以及增开其他功能,我省大连市已经在重点区域进行安装试行,取得很好效果。但该项目投资较大、技术含量高、附属的其他功能需要专业团队经营,目前,市交运集团还不具备独立建设经营的能力,下步集团将积极探索以智能公交站作为依托平台,寻找合作意向伙伴,加强这方面建设。

(二)在“多规合一”平台建设方面

2017年10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营口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编制《营口市发展战略规划》、绘制一张蓝图、搭建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一张表”审批流程、建立一套机制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五项内容。同时,成立了市“多规合一”办公室,组建了规划编制团队。

一年来,六个专项课题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完成了全部课题研究并形成发展战略规划成果。12月25日,第十六届第22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营口发展规划(2018-2025)》讨论稿;由市发改委主导负责的第一阶段的编制《营口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5)》统筹各项规划的工作现已基本完成。

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5月2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今年5月初,经争取,我市确定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单位。市将按照国家、省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现自然资源局正组织开展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工作。

(三)在服务城市公共安全方面

为推进“平安营口”建设,我市实施了“营口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3113万元,现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400万元,拟于2020年12月底前竣工。该项目分公安部分和综治部分,建成后将推动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提高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并有效提升在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能力。

该项目公安部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部分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体工程,以营口市主城区为核心,涵盖产业基地、自贸区部分道路及主城区周边部分进出城通道,也包括通往高速、高铁、机场道路以及沈海、丹锡、阜营、庄盖高速公路,形成同城一体化的管控格局。截至目前,智能交通子项目已完成投资2900万元,已完成部分基础工程施工和执法管理服务平台及公安大数据中心的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第四标段1.036亿元的交通平台项目的招标工作。

该项目综治分平台部分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拟近期作初步设计,计划2020年底完成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及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增点扩面,联入全市综治平台的工作。

(四)在加快各审批手续的网上APP上线方面

目前,我市采用市县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并与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各县(市)区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到网上审批平台中办理,实现了市、县两级事项同步工作。按照省统一建设要求,采用市县一体、分级建设的模式建成了网上审批大厅,融合内容包括移动APP、热线电话(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所有数据同源发布,并提供行政审批汇聚、发布、展示、互动及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服务,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审批办事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的“少跑腿”。

营口政务服务APP现已完成开发建设工作,内容包含市本级及6个区县,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网上公开,企业、群众办事在线预约、网上受理,办事进程和结果网上反馈、网上查询和网上评议等功能。与省统一认证平台对接,可实现单点登录,还可以查看通知公告、大厅排队信息及窗口导航等服务,整合物流快递、公交信息、叫车服务、路况地图等便民服务信息。目前,该平台正在依托于营口市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其他自建系统。

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建设,市建成了一体化市民服务中心。通过建设排队取号机、自助办事一体机、窗口叫号终端、互动评价设备、电子样单机、二合一高拍仪等智能化设备,并与软件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管理,结合智能化设备与软件平台进一步优化大厅办事流程,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务体验。可以支持分区域查询各区域窗口状态信息,支持图形化展示,实时动态展示市民服务中心各大厅所有窗口状态信息,实时查看大厅办件量、取号量、满意度等情况,为中心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便领导进行决策。

下一步市政府将继续深入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建设服务渠道多样、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协同办理、数据全面共享、全程阳光运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构建“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电子印章体系”,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建设,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门、一网、一次”的目标,达到政务服务“一网收尽、一网管全、一网用好”。

(五)在大数据助力物流产业高速发展方面

我市已确定营口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3家物流企业,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全部实现与部检测平台对接。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能够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导物流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避免物流企业的恶性竞争,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绿色的物流运输保障。

目前,辽宁港集团就港口规划工作展开调研工作,制定包括营口港在内的辽宁各港区功能定位及发展规划,制定更为科学的物流运输体系,同时将依托智慧港口建设,有效利用港口多个数字化平台,以市场化为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进港口综合服务生态圈建设,发挥行业内业务协同效应,引导物流企业发展方向。

 

 

 

 

 

市发展改革委

2019年6月24日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