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整合现有体育资源,助推营口地区体育事业再创辉煌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了相关业务科室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先后向上级部门输送运动员500余人。参加辽宁省各项青少年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为加快营口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步伐,拓宽优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输送渠道,结合营口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营口市在全市中小学建立了13个竞技体育单项后备人才基地,每四年进行一次调整。基地学校将遵循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组建运动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进行对应项目的普及与提高训练工作,在实施科学选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符合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育人体系,把基地学校打造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生源基地校。2017年2月,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全国仅有119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有关规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近年来先后录用了孙思楠、杨万等一批优秀退役运动员在市体育运动学校任职,带领我市曲棍球、羽毛球、手球、足球、皮划艇等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挖掘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