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邱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群众文化蛋糕 补齐服务平台短板的建议》已收悉。做大群众文化蛋糕,激活演艺市场,补齐服务平台短板等相关建议已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市长的高度重视,现初步答复如下:
一、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基本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图书大厦“四馆”即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市雷锋文化展览馆、市科学技术馆4月23日全面对外开放,开馆当日即接待参观群众达两万余人次。
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1万平,服务空间1.3万平,现有藏书60万册,阅览坐席1500席,数字资源总量40TB。对外服务窗口18个,主要包括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视障读者阅览区、专题文献阅览区、公共电子阅览区、数字阅读体验区等,为读者创造了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空间,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馆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读者服务区,并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自助杀菌机、触摸屏读报机、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等现代化借阅设备,实现图书馆各项业务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尤其是打破了以往人工服务的局限,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时段自助式图书借还服务。此外,还开设了辽海讲坛、多功能展厅、共享工程展播厅等,通过开展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展览和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了阅读的快乐。
市少儿图书馆新增六大功能区:一是童学书院,用于开展国学讲座,以礼仪、诗词、书法、绘画等内容的场所,让孩子们通过专业的老师,身临其境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绘本馆,为低幼的孩子准备了中外著名绘本,并在绘本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亲子感情;三是综合借阅区,综合借阅区3.5万册的新书可以借阅:中外名著、古典诗词、儿童文学等各类的儿童图书,展示给读者;四是数字体验区,有3D海洋馆、书法体验等数字资源,用现代化的技术感染孩子,让孩子体会科技的力量;五是影视欣赏区,播放优秀少儿影视作品活动,通过影视作品欣赏经典,让孩子多一种阅读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阅读的快乐;六是低幼阅览区,有低幼图书2.5万余册,低幼报刊100余种,古典益智玩具等。
雷锋文化展览馆实际使用面积231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
平方米,馆藏展品3200余件。展厅展览分为《光辉人生》《独特文化》《军地情深》《永世传承》四个部分。对雷锋本人事迹、雷锋精神和全国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衍生出来的雷锋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展示。在展示手段上,用大量的视频,通过当事人讲述的方式,还原了历史事件的原貌,使展览内容更有历史厚重感,让观众更信服。
市科学技术馆建筑面积为7740㎡,展区总面积为2600㎡。新馆内在原有电与磁展厅、航海展厅、虚拟互动体验厅的基础上,新建设有生活安全科普展厅、基础科学展厅、VR体验厅。 新建设的生活与安全展厅将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等问题通过展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交通习惯等。基础科学展厅通过向科学家一样的思考整体融入到展品中,将基础科学力学、机械学、声光电等知识原理通过展品的形式展现出来,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VR体验厅将现今前沿科技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展品向公众展现,通过计算机运算、模拟图形编辑等技术将虚拟的场景现实化,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公众感到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感受科学带来的快乐。
(二)文体惠民工程得到有效落实
目前,我市有3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了32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151个社区文化室,520个村文化室,347处文化活动广场。2018年,我市建设、改造100个农村文化(体育)广场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建设100个农村文化(体育)广场,每个广场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并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和灯光音响等相关文体设施。广场建设突出开放性、实用性、多功能性,以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满足广大群众日常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依托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开展“营口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种艺术培训、讲座180余次,受益群众达50000人次。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开展“送信息(图书)”活动69场、“送演出”活动80场。
(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2018年市文旅广电局组织开展了“社区欢乐年”、“百姓欢乐年”系列活动,筹备了“相逢新时代”2018营口社会各界迎春联欢会、正月十五群众文化专场晚会,策划了首届营商大会文艺汇演,组织了广场演出周等文化艺术活动,陆续开展各类演出70余场,开展了百家讲坛导师进营口活动,辽宁首家崇贤馆落户营口明湖书院。成功举办以“孝行天下、大爱无疆”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爱文化节”,通过开幕仪式、望儿山论坛、望儿山博览会等各项相关活动,向全国乃至世界打出了“母爱文化”名片。结合“营口有礼”系列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进行了“营口有礼”讲座。成功举办了以“书香营口新征程 不忘初心助振兴”为主题的营口市第七届全民读书节活动,营口市连续第五年荣获辽宁省全民阅读节优秀组织奖。2019年4月春季文化惠民演出季期间,与营口文化艺术中心合作举办2019辽宁(营口)春季赏花观鸟季启动仪式暨首届大辽河口鸟浪节开幕式,通过开展大型主题文艺演出、播放营口春季旅游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主题摄影作品展、召开“营口有礼”文创产品全国征集大赛发布会、营口春季旅游资源推介会、组织营口特色旅游产品考察等多种形式展示“鸟飞湿地,花开营口”的烂漫气息,同时融入健步走、房车露营大会、乐器展、风筝放飞、生态守护等活动,树立生态、健康、休闲、自然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将营口文化、体育、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
(四)非遗项目不断传承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市级39个。依托营口市首届营商大会和鲅鱼圈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组织、策划我市“非遗”展演活动10余次,马拉松赛期间更是选调3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30多名传承人参加现场展示,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现场观众达3万余。
二、本地艺术剧团剧院资源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大型演出剧院3家(国有),分别是:营口辽河大剧院、营口文化艺术中心、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大型专业演出团体主要有2家,分别是: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和营口市辽剧团(事业单位)。另外,市本级还有组织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演出交流活动的2家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分别是:营口市群众艺术馆和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馆。
1.营口辽河大剧院
隶属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于2001年6月开业,观众厅共861个座位,其中一层725个座位,二层136个座位二楼为电影中心,包括奥斯卡电影厅,设有168个单双人沙发座;百花电影厅设有56个可移动单人沙发座席;大剧院还设有贵宾厅、休息厅、食品冷饮茶座等相应服务设施。可接待各种大型歌舞、戏剧、音乐会、杂技的演出。营口辽河大剧院因地理位置,主要服务老城区的群众,对于活跃老城区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商业演出38场,综合性演出(含租场演出)56场,主要是一些亲民、大众项目,现正在探索组建话剧团,拟于6月份进行首演。
2.营口文化艺术中心
营口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现隶属于沿海产业基地营口沿海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于2011年7月投入使用,基本功能主要包括:1个1030座的大剧场,4个30席影院及1个150席影院,容纳40人小会议室1个,容纳150人的多功能厅1个;设有多个展厅,展厅总面积6800平方米;各种琴房、舞蹈教室30多间。可承接国内外演出会议活动、展览展示、经贸论坛、文化艺术培训及大型活动,是一家具有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型大剧院。几年来,艺术中心通过各种演出和活动培养了大量观众,带动了文化消费,提升了营口地区的城市品位。
2012年成立2013年-2014年,大剧院委托沈阳的演出公司运营,委托费为每年300万元,两年共计演出48场。2016年委托营口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运营,委托费为155万元,演出16场.2017年8月开始自主运营商业演出9场。2018年商业演出15场,综合性演出11场,平均上座率达到65%。实现业务收入86.5万元,其中商业演出票房收入8万元、场程收入78.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0%。
3.鲅鱼圈保利大剧院
为鲅鱼圈区政府所属国有企业,也是保利剧院进入东北的第一家剧场。坐落于鲅鱼圈南部新城区黄金地段,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于2012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剧院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各类设备用房、舞台台仓、升降乐池等;地上部分包括前厅、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化妆问、排练厅、多功能厅等。剧院观众厅共有1182个座位,其中一层881个座位(包括4个无障碍座席),二层273个座位,三层28个座位。剧院可以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话剧等各类演出需要,具备接待国内外优秀艺术团体演出的能力,同时兼具举办大型会议、集会等活动的功能。近几年,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吸引了省内外及东北地区的观众到鲅鱼圈观看演出,提升了本地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城市的知名度。
剧院2012-2013年,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运营,两年共计演出40场。之后,由于多方原因,区政府单方终止了与北京保利的合作。目前,剧院采取自主经营模式,政府财政下拨演出补贴每年200万元左右。2017年全年商业演出31场。2018年,因剧院舞台设备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尾款纠纷,升降舞台被锁定不能使用,承接不了部分演出,全年商业演出5场。剧院每年接待观众2-3万人次,平均上座率63%。
4.营口市艺木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整合原营口市青年京剧团、营口市评剧团、营口市歌舞团演艺资源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2009年12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隶属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职工82人。转企改制以来,自主创作的精品剧(节)目,歌舞晚会《河海家园》和音舞诗画《梦回摇篮》参加辽宁省第八届和第九届艺术节,均获得文华奖剧目奖;普代表中国赴阿尔及利亚参加第43届穆斯塔奈姆国际演剧节文化交流演出,获得了多个奖项。2016年音乐剧“那山、那海、那片情”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8年演出场次49场,其中公益性演出2场,商业演出47场。演出收入为376.8万元,文化扶持基金为450万元,总成本为821.8万元,利润为5万元。
5.营口市辽剧团
辽剧是辽宁省唯一的地方剧种,始创于营口盖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省文化厅决定将“辽南戏”改名为“辽剧”,盖州市辽南剧团也更名为盖州辽剧团,成为辽剧院团的唯一代表。2018年9月20日,盖州市辽剧团更名为营口市辽剧团,原隶属关系不变,剧团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52人。近年来,盖州辽剧团秉承“抓精品、排好戏、出人才、兴辽剧”的宗旨,排演大小剧目几十台,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该团始终坚持文艺惠民,常年深入到农村、厂矿、企业、社区演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15年和2017年连续两届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8年,演出147场(包含附属皮影团演出场次),观众7万余人次。今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国家级导演创作、排演以“营口有礼”为主题的大型现代辽剧《礼之恋》,该剧目已于2019年4月2日进行了公演。
一直以来,该剧团的工作得到了省文化厅和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剧《养女情》受邀参加第四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金奖。辽剧《龙凤镜》、《三战张月娥》登上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舞台。2005年经盖州市委、市政府同意,解决了青年演员的编制、工资问题,与此同时,又将财政负责的剧团人员工资比例由30%提高到60%,2018年又提高到80%。2017年,营口市、盖州市对剧目《养女情》分别给予100万元和10万元的扶持资金。
三、当前及下步提振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补齐服务平台短板相关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市文旅广电局将继续巩固基层文化阵地,提升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推进标准化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全面文化振兴发展,助力营口文化全面振兴。2019年将继续建设100个农村文化(体育)广场,以及10个村文化室和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市财政局2018年公共文化投入资金为275亿元,其中市财政预算安排各类免费开放运行经费670万元,支持各乡镇文化站、博物馆、纪念馆等向市民免费开放;预算保障非遗进校园乡镇文化站点创建、农村电影放映、辽剧保护、文化惠民演出、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文体活动等项目的经费4431万元;图书大厦搬迁及运行并保障书籍更新经费1641.49万元;农村文化体育广场建设资金500万元等,积极支持各项文化服务活动。这些专项资金的投入,有效的保障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2019年,营口市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以确保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二)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动文化院团剧院发展
市文旅广电局2019年上旬,已累计争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90万元,其中营口市艺木剧院有限责任公司19万元,辽河大剧院10万元,营口文化艺术中心10万元。另外,今年将组织营口市辽剧团开展以“营口有礼”为主题的大型现代辽剧《礼之恋》巡演活动;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益演出15场;联合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各县(市)区文旅广电局开展100场公益惠民演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2019年我局将继续组织专业、群众艺术人才和文化志愿者开展“三下乡”、“五进七送”活动,全年组织20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示、展演活动。7月上旬到8月上旬,我局将在辽河老街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场演出。在有效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各级文化馆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全社会各领域文艺力量,积极搭建专业与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增加群众文化工作活力。7月上旬到10月上旬,在全市各大剧院广泛开展惠民剧场演出。在充分发挥我市专业院团作用的基础上,还将鼓励大型剧院引进国内外高水准的歌舞、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的演出,对于高端演出适当给予票价补贴。继续鼓励和支持我市专业表演团体创作更多优秀剧目,将能够展现时代风貌、反应时代变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向更大的舞台,通过这些优秀剧目来影响人、感染人、鼓舞人,让“营口有礼”的时代精神通过方寸舞台扎根生活,融入每个市民心中、融入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市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拨付给市艺术剧院450万元文化发展扶持基金,用于群众文艺创作,专项的精准投入最大限度的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保障更多的文化活动走进基层。从2019年开始,市财政将此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培育地方文化品牌专项经费,市财政每年以450 万元为基数,根据实际购买场次和地方文化品牌所需核拨,以达到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的目的。对文化惠民演出、春节晚会等各项演出活动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演出顺利进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推进文化惠民票务改革,普惠加大精品剧目引入力度
市委宣传部计划通过“营口有礼 文化惠民卡”形式出资补贴惠民演出,营口文化艺术中心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此卡为实名制消费卡,年度发行量500张,有效期壹年,科用于购买营口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票,面值500元,其中宣传部补贴398元,市民个人充值102元,可享受宣传部演出惠民补贴。在消费完500元面值的额度后,还可享受以现金方式支付全年演出门票的折扣优惠,可获得非商业演出指定场次免费门票 2张。此项惠民政策是深入落实“营口有礼”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进一步促进营口市民文化普惠落到实处。
市文旅广电局也将推出文化消费惠民卡。面向全市常住居民公开发行5000张,采取实名制认购。每张文化惠民卡面值300元,其中政府补贴200元(共计200万元),居民个人只需负担100元,就能享受到300元文化服务,对于在校学生个人负担的部分可以适当减免。居民持此卡可以自主选择到指定的大剧院、小剧场、茶馆等文化演出场所进行消费。此外我局将积极探索专业院团走出去与引进来,与省内外优秀专业院团和剧院接洽,力争将优秀的文艺演出节目引入本地剧院,将我们本地特色的辽剧和优秀的表演剧目推荐给周边城市剧院,通过交流、协作的形式,整合资源,搭建沟通桥梁,促进我市公共文化向上发展。
(四)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多平台多角度推广
市文旅广电局在2019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宣传营销力度,通过营口文旅之窗微信公众号、市文旅广电局网站、抖音及微营口、营口新闻网等平台扩大宣传普面、提高文化演出信息传递效率,引导更多市民购票走进剧场,拉动全市文化消费水平。
但是鉴于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艺院团、剧院隶属关系不一,建立统筹运营的营口剧院运营服务平台还有一定困难。但激活文化演出市场相关事宜已引起市委赵书记,市政府许市长、金副市长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许市长拟定于近期专题召开激活文化演出市场推进工作会议,相信会研定相关推进措施,进一步激活我市文化演出市场。
您对于做大群众文化蛋糕,补齐服务平台短板的建议,非常合情合理,对加快发展繁荣营口市群众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会更加关注群众文化经费的投入,专业院团剧院的发展,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方式,最大限度的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