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促进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99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4-08

【字号:

分享:

司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促进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营口物流枢纽基本建设情况

自2019年9月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以下简称“营口枢纽”)成功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后,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多元合作”的模式,通过政策解读、方向指引、要素保障等方式,坚持服务企业,积极推进营口枢纽建设,营口枢纽建设运营有序推进。

2019年,营口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措并举推进枢纽建设。一是成立工作推进组,加强组织保障。我市成立了由三位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地区及建设运营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组。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发展金融服务。建设供应链金融创新孵化基地,推进物流企业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中粮集团、上海宵龙集团等建立物流金融团队,为粮食贸易商、钢材贸易商、成套装备商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推进自贸区协同对接,释放联动效应。发挥政策溢出效应,研究出台《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与重点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将开发区华海国际物流大厦和韩国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协同承载体,实行“区内注册域外经营”模式,共享营口片区政策性红利。四是拓展枢纽服务网络,强化合作共赢。为进一步落实成都现场会议精神,我市于12月12-13日在鲅鱼圈区举办了“东北亚(营口)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合作交流会”。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领导,省政府、省发改委、省交通厅领导以及贺登才、汪鸣等国内知名物流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为枢纽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营口枢纽全年完成海铁联运箱量71.8万TEU,平均昼夜装卸1967TEU、18列,海铁联运箱量占全国同类业务总量的13.9%,占东北地区同类业务总量的64.7%,占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超12%。其中港口占比位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基本达到欧洲一般水平。

二、营口物流枢纽工作推进方向

1.进一步利用好营口自贸区政策红利,以自贸区为引领,着力建设自贸区、营口港、重点园区协同发展平台,与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进行产业合作,逐步探索与营口枢纽联动发展路径。目前,已将营口枢纽中的华海国际物流大厦作为协同承载体,实行“区内注册域外经营”模式,共享营口片区政策性红利。自2019年6月开始进行“飞地经济”及产业扶持政策兑现审核工作,到2019年底,华海国际物流大厦符合产业扶持政策企业达45户,实现税收208.5万元。

下一步将继续提升自贸区政策向港口复制和溢出效应,以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2.0版本为契机,出台《营口片区进一步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开展更具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将支持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相关举措纳入方案之中,推进区港联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营口综合保税区+多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物流新体系,推动营口港港航服务功能前移至综合保税区,利用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推进营口综保区与鲅鱼圈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合作,围绕营口港运输货物的品类强化研究,加大市场对接和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自贸区的政策外溢作用和辐射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充分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工作。依托营口枢纽的资源集聚和辐射作用,吸引域内域外大型物流企业进驻,促进区域内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凭借营口枢纽的辐射效应,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已通过前期收购计划开展粮食加工贸易,并逐步向金融,加工,贸易,物流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发展。同时,如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浙江物产振岐(营口)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已在我市寻求项目投资,与物流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同时,以营口枢纽建设为契机,友好城市合作为纽带,我市与四平等友好城市签订了《关于加强现代物流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枢纽连节点,以枢纽连城市,深化各市在现代物流产业的战略合作。探索在内陆港、物流产业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鼓励和推动商贸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将物流领域协同发展延伸至供应链、产业链合作发展。

3.进一步支持营口枢纽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完善。目前,营口港集疏运网络已经初具规模,能够高效地实现水铁联运、公水铁联运和水水中转。公路方面,可通过疏港公路连接沈海高速、哈大公路;铁路方面,可通过沙鲅铁路与哈大铁路相连,鲅鱼圈北站为服务港区的港前编组站,港内现有货物装卸线和企业专用线数量可观。公路和铁路资源为营口枢纽建设和运营提供了较好的运输保障。

为更好的推动营口枢纽建设,我市将根据国家及省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在集疏运网络设施建设与完善方面加大投入和协调力度,做好服务。一是充分发挥沈哈红运作为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主体企业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海铁联运相关业务的拓展工作。寻求产业合作,补齐海铁联运发展短板,重点是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及本地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丰富海铁联运产业服务范围,促进公转铁,形成公、铁、水、空运输新的市场份额。二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动营口自贸区至鲅鱼圈疏港铁路新建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运输网络体系。该线路起自沙鲅线鲅鱼圈北站,利用既有沙鲅线约7.9公里,途径鲅鱼圈区、盖州市、北海新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营口西市区,止于新建体育公园站,全长50.8公里。该项目的兴建将促进港口与综合保税区尽早实现有效连接,延伸港口经济腹地,增加港口集疏运能力,形成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4.进一步在口岸通关、降低成本上加大协调力度,做好服务。一是推动“单一窗口”新功能的推广应用,在巩固现在模块功能使用的基础上,加强与金融、港口等相关行业对接,实现外贸物流、生产、查验的全程电子信息化,为企业提供全程数据服务。二是协调推进口岸作业环节联动,全面推广应用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加快货物周转,减少货物在港时间,实现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质的提升。三是持续推动降低口岸收费,完善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动态更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内容,提高公开公示质量,加大口岸收费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5.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立足于金融业积极帮助落实各项金融政策,支持营口枢纽在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助力吸引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物流力度,重点通过我市的“金小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帮助物流行业对接金融市场,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切实为物流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我市物流行业发展。三是做好金融领域宣传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及时准确地宣传好金融政策,使金融知识通过互联网送到物流企业,让企业更加熟悉金融行业,了解金融产品,从而更好地运用金融工具助力行业发展。

 

 

 

2020年3月24日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