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对于您的提案,我们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具体办理,现就有关情况向您汇报,并请您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助力乡村振兴实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2014-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我市实际,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产业培育、突出培育重点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培养,将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新工作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兴旺目标任务,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效益,就地培养和吸引提升并重,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立了以农业农村局牵头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确定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两个培训机构承担生产技能培训。创新培育模式,采取集中学习、田间课堂、参观考察等多种培育方式,自2014年始,每年选派6-10名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等参加省级举办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每年遴选300人左右参加市、县两级培训班,促进了高素质农民在挖掘产业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强化主体协作、运用先进农业科技等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开展农机高质量技术培训。2019年7月,在营口市鲅鱼圈举办农机地头展、东北冷凉地区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会议期间展示各种果园机械及作业演示,并开展技术培训,共800余人参加培训。2019年8月,在盖州市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共90人,参会人员包括各市(县、区)农业农村中心、各乡镇农机站长、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及新购机农户。
3.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围绕公益、便民、电商、培训体验四大核心业务,在培训专栏设置职业培训、农技培训、电商培训、益农培训等版块,利用50寸触屏电脑在益农公益信息已发布政策、农技、培训等信息20多万条,广大农民切实体验到了“互联网+农村”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三、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农业经营主体
2019年,我局把家庭农场人才培养工程作为全市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项目计划,明确家庭农场人才培育工作的初步方案,组织业务科室,细化工作时间节点,对培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稳步推进项目实施,促进全市家庭农场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全力做好省级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在农业农村部门登记家庭农场达到225个,其中盖州市35个、大石桥市184个、老边区5个、鲅鱼圈区1个,家庭农场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评选认定工作,引导家庭农场在知识技能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物质装备条件、生产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到59个。
2.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个县(市)区、48个乡镇(办事处)、594个村、25.7万户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完善了承包资料档案、承包合同和登记簿,将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全面落实到户,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库基本建立。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7.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7.2%。全市共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48472本,应颁尽颁达到了100%。
3.做好农场主科技培训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家庭农场补助项目8个,用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2019年10月,举办全市家庭农场主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由省农业农村厅孙军处长授课,效果显著,共培训180余人。
四、强化多方协作,全力做好人才建设
1.抓好农村基层人才选派工作。市委组织部坚持管好用好驻乡村工作干部,先后开展专题培训活动4次,组织成立4个选派干部工作指导组,常态化深入镇村调研指导工作,前后同意选派驻村干部700余人,同时,通过统一组织开展选派干部年度考核,评定出优秀等次选派干部144名。开展向乡镇选派第二批干部工作,从省、市、县有关单位向乡镇选派干部134名。为进一步激励选派干部干事创业,通报表扬驻乡村工作先进集体6个、优秀驻乡村工作干部101名,协调各级媒体专栏宣传“第一书记”典型37个。
2.抓好农民工扶持创业工作。市人社局一是给予政策扶持。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创业场地补贴范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二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健全治理欠薪目标责任制度,将治欠保支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加强法律维权。加强对施工企业、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增强企业诚信守法和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3.抓好农村青年致富培训工作。团市委积极发掘农村青年创业孵化资源,以大石桥市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帮助农村创业青年对接低成本办公、仓储、生产车间、创业培训等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助力优质农业青创团队成长,培养更多农村创业青年人才。全年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培训10场,覆盖农村创业青年400余人,将电商与农村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帮助和带动更多有电商创业意愿的青年实现创业致富。
4.抓好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市科技局及做好省级星创天地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营口老边仁义星创天地、盖州市新时代星创天地、盖州市森源果蔬星创天地、大石桥市世纪农联星创天地等4家,与涉农院所对接,开展技术培训。一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引进转化农业项目20余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户,依托省科技厅组织的农民上大学及特技特派培养实用技术人员50多人。
五、明确目标任务,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局将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将继续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以特色产业为重点领域,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环节,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努力提升全市农村人才队伍水平。
1.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鼓励人才扎根基层创业就业的制度体系,健全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支持政策,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快速成长。
2.指导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保障农村基层人才的合理待遇。完善农村基层人才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有志青年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扎实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吸引、留住更多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解决好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问题。
3.继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加快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内生动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4.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开展“网上学习”、“网上销售”活动,增加针对性强的养(植)殖、石材加工、建筑、酒店、家政服务等专业设置,配合就业信息服务功能,面授和实训相结合,全面体现就地就近就便培训的优势特点。三是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福利待遇,深入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行动、春风行动和就业岗位对接等活动,及时收集、发布缺员企业招聘信息,为农民工有序流动提供就业服务。
5.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民技术员培养工作。选拔各类农民技术人员到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东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免费培训。全年计划培训80人,基本实现全市农村每个村都有一名经过大学系统培训的农民技术员,为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6.将农村致富带头人选树工作与“第一书记”优秀案例相结合,继续寻找农村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深入发掘和培育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已有市级青创空间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团队和创业人才;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工作,把电商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领导放心、让农民满意,同时我们也非常需要您对我们工作提更多宝贵意见,以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和加强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希望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营口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