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养老院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民生考核的重要目标,我局认真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力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一、我市老年人口与养老服务现状
201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7万,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24.5%,相比2018年老年人口净增1.8万。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135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4家、民办养老机构111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0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3个,社会养老床位总数1.99万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1.45万张、社区服务中心床位3258张,家庭照护型床位22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1张,达到了“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的目标要求。
二、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全市现有公办养老机构24家,床位3840张。其中市养老院和市养老服务中心为市本级养老机构,主要职责为“为‘三无’老人及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在满足站前、西市两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基础上,收住社会自费养员。其余22家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主要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按现行特困政策规定,农村特困人员入住敬老院采取自愿原则,目前,只要有入院需要的农村特困人员均已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有力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市养老服务中心新建的250张床位也将投入使用。
三、民办养老机构的市场主体作用逐步强化
近年来,为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我市民办养老机构享受机构运营补贴、综合责任保险补贴等多项优惠补贴政策,极大的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民办养老机构政策咨询数、开办申请数、建成运营数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市有民办养老机构111家,床位1万余张,入住率不足60%,今年筹建的营口协生养老护理院建设项目和望儿山·亲和源乐龄怡养社区-康养中心为2020年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建成后会新增养老床位1660张,可充分满足社会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
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日趋完善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居家和社区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2018年我市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817万元,市级配套845万元,共计3662万元用于试点工作。
1.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围绕10大类37项的试点工作任务,按照“设施+扶持+人才”的思路,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相关文件政策,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试行)》、《营口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互助点)运营补贴发放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等30余个扶持性、规范性文件,为我市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运用“互联网+养老”创新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出资近700万元建设了辽宁地区首家融合12349服务热线电话、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平台包括呼叫中心话务平台、养老门户网站、e卡通等16个子系统,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养老机构互联网视频监控、服务商管理、志愿者管理纳入管理范围,实现养老服务工作监管信息化,累计录入经济困难老年人信息1.4万人、养老机构135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77家,家政、医药、商品代购等商家103家,老年人及家属可通过平台系统体验“点菜式”助老服务。截至目前,平台服务6.5万余人次,得到了服务老人的高度认可。
3.强化设施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投入资金557.23万元,建设完成第一批集保健、娱乐、照料等功能于一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0家,每个站点设有棋牌室、理疗室、综合活动室、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室,开设“助聊、助洁、助行”等十助服务项目。这些场所和设施为我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休闲娱乐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营以来,居家养老服务人次达3144人次,社区养老服务人次达6万人次。
4.吸引社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为推行市场化运营,我市引进了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山东青鸟软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互联网+养老”的形式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向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营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多家本地社会工作组织参与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开展“志愿+低偿”服务模式的养老服务工作,为老人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结合使得我市未来的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充满活力、内容更加丰富。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通过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增强农村敬老院服务能力。以大石桥市钢都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依托,改扩建一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全部农村敬老院落实法人登记。
2.通过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对养老机构可享受的补贴扶持政策做了进一步梳理,拟制定并印发《营口市养老服务项目补贴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
3.通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提升机构服务质量。落实2020年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7项工作任务,使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充分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升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吸引力。
4.通过落实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健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新建第二批20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50处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营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社会力量供给主体,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
以上是对您建议的答复,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营口市民政局
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