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宁家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和对策》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督查、精准督办,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狠抓专项整治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引领,深入企业群众、置身窗口一线,集中力量对营商环境建设重要环节、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督办,深挖现阶段企业群众面临的“办事难”问题,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整改意见,并督促尽快解决。不断夯实“办事难”“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成果,对前期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治实效。同时,我们大力宣传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组织开展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宣传月”活动,并以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将《条例》印发各成员单位,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条例》《规定》的学习、宣传工作,确保《条例》《规定》广泛传播。按照省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凡是与《条例》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一律修改或者废止;凡涉及营商环境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都应纳入清理范围,由制订部门或牵头起草部门提出清理意见”的要求部署,我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按时完成了两个轮次的文件清理工作。召开了全地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将《条例》《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纳入全市营商环境绩效考核,逐个县(市)区召开了座谈督办会议,以市县联动方式整合两级营商系统力量,开展了覆盖市、县、乡(街)、社区(村)四级的《条例》普法大检查,就有关问题发布了工作通报,以更加强硬的措施和有力的手段,推动《条例》《规定》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二、压缩流程、精简环节,紧盯政务服务重点领域,狠抓提质增效
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全力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全年“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年初,我局第一时间组织起草了《营口市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先后两轮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中省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现已印发执行。二是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辽宁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19版)的通知》(辽政发〔2019〕31号)要求,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我局及时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在省政府公布的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中抽取涉及我市的4617项政务服务事项,并提请市政府印发《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营口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20版)的通知》(营政发〔2020〕2号),及时向社会公开。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对《营口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进行认领,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的实施层级进行了逐项划分,最终形成了市县两级明确实施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近期我局拟将新版目录向社会公布,并将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的基础,凡纳入目录的政务服务事项,要全部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确保100%“进一门”;要全部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应上尽上”,在全部实现“网上可办”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网通办”;要全部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要求,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加强部门间衔接配合,实现“一次不跑”是目标,“只跑一次”是原则,“跑动多次”是例外。三是打好“网上通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网的应用能力水平,实现网上受理、审核、办理等全链条功能,我局于3月23日下发了《关于做好营口市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事项业务运行配置的通知》,并配有详细的教学视频,确保各地区、各部门网上办事项涉及的审批人员全部配置审批账号,进一步细化营口市政务服务网系统内部的事项运行配置和组织架构。此项工作是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的关键一环、实现“网上通办”的重要基础。
三、维护公平,捍卫正义,紧盯法治诚信政府建设目标,狠抓问题整改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东北’‘诚信东北’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指示批示为统领,协调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东北’‘诚信东北’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相关指示批示精神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制度,及时梳理汇总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重新梳理了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台账,建立了督办催办制度,并对2020年计划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督办,监督督促各有关单位扎实推动整治计划落实,确保各项问题有序推进、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已解决全市政府失信问题38.9%,根据政治计划,年底前解决政府失信问题将超过66.6%。针对“管卡压”“推绕拖”“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办事难、办事烦、办事慢”等机关顽疾和微笑不办事、客气不担当、热情不服务的新衙门作风,我局以事实为依据、以公正为原则,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年初以来,累计开展暗访24次,编发通报1期、发现问题24个,问责处理人数26人。
四、精准对标、取长补短,紧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狠抓优化提升
坚持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为指引,积极对标国内、国际先进,逐项指标找差距、补短板,牵头组织各指标相关人员召开了12场座谈会,36次电话约谈,4次局内业务研讨会,形成专题报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营口市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制定印发了《营口市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提出18个方面75条优化举措,统筹全市50个职能部门,明确76项年度和节点目标,抓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同时,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主动进行自我体检,找到找准、补足补齐弱项短板,重点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向各县(市)区全面覆盖,以评促改,以评增效,加速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持续优化。根据“第三方评估”结果初步显示,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指标标准,2020年,我市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模拟排名32位,照比2019年提升19位,获得电力、执行合同、登记财产等指标有了显著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明显改善。
五、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紧盯企业需求诉求,狠抓制度建设、项目管家、投诉平台
坚持以体制服务为导向,以“项目管家”制度建设为支撑,以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和营商环境投诉案件办理为抓手,全面建立起法治诚信、全面友善的涉企服务体系。一方面,全市各级“项目管家”帮扶团队以优化涉企服务为突破,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以高质量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扶工作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一季度,对全市1698个项目(企业)进行帮扶,其中项目542个(含205个洽谈项目),规上工业企业647个,规下重点工业企业138个,商贸企业298个,农业企业67个,旅游类企业6个,解决问题2442件次。自开展回访工作以来,共回访项目(企业)225户,项目(企业)负责人对帮扶工作基本满意。另一方面,以《辽宁省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办法》为依据,认真审核受理、全程监督督办各类企业投诉案件。截至6月10日,2020年共受理各类营商环境投诉案件49件(含2019年未办结留转案件21件),已办结25件。截至6月9日,8890平台话务端共受理各类诉求45484件,转部门13825件,部门办结 12833件;办结率92.82%,按时反馈率96.75%,群众满意率92.48%,即时转办率99.55%,平均办件天数3.59天。网络端共受理各类众诉求5382件,转部门3642件,部门办结2816件,办结率77.32%,按时反馈率90.62%,群众满意率85.78%,即时转办率90.97%,平均办件天数9.03天。
下一步,我局将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依据,严格按照省、市统一要求部署,继续履行统筹协调责任,全力抓好统筹、抓好指导、抓好协调、抓好推动、抓好监督、抓好落实,真正把涉企服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舒心放心,着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营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