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在营口市建立全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议提案》(第57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24

【字号:

分享:

刘光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营口市建立全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是聚乳酸,通过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土豆、秸秆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可广泛用于包装、纺织农业、农用地膜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等行业,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属于轻工行业鼓励类项目,被国家工信部列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一、我市具备建立全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基础条件。

(一)严格落实“禁塑”政策。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2020年9月1日,实施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2020年8月,辽宁省制定并下发了《辽宁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年底,辽宁省将在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塑料产品,《实施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的治理目标,到2025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将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强“禁塑”环境治理。2020年我市生态环境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塑料污染治理执法工作,将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与排污许可专项、“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等工作相互结合开展,并对纳入到“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范围的涉塑企业重点检查,通过“12369”举报热线及日常执法检查,及时发现环境违法线索,重点关注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环境监管和检查,对于涉塑企业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全年累计检查涉塑企业94家,并对其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散乱污”企业按要求予以关闭取缔,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移送公安机关。

“禁塑”在缓解塑料污染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只有找到一次性塑料的代替物,使用可降解、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才能杜绝塑料污染,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就是石油化工塑料最好替代品。近两年以来,随着“禁塑”政策出台,聚乳酸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将逐步使用聚乳酸替代聚乙烯石油基原料,成为绿色朝阳行业。

(三)做好“禁塑”政策引领工作。生物可降解新材料

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包装新材料,作为塑料的替代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生物基可降解包装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发展,坚持需求牵引和战略导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军民融合促进的产业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并已将该产业纳入到正在编制的《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行动方案》等规划文件中。

二、我市发展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的优势。

(一)营口具有突出区位优势。水路、公路、铁路运输均十分畅通便捷。拟建的营口至鲅鱼圈疏港铁路将极大地改善我市道路及交通安全现状,既为地区企业货物进出港缩短了时间,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做到了与港区的无缝对接;兰旗机场成功开通全货机航线;营口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一直是东北地区玉米外运的主通道。

(二)营口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利用港口资源优势,进口国外廉价玉米,同时利用我市综合保税区免税政策,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后,能够节省45%关税,为企业节省成本。2020年,东北三省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如果按生产1万吨聚乳酸需要3万吨玉米计算,生产30万吨聚乳酸需要的玉米紧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0.82%,不会对粮食问题产生影响。另外,我市每年秸秆约60万吨,如果能够全部回收利用,可生产15万吨聚乳酸,为我市发展聚乳酸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发展聚乳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三)项目牵引作用明显。“十四五”期间,我市已将生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列入《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一步,我市可引进百福得环保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10万吨生物可降解项目、辽宁东盛集团与安徽丰源集团的合作项目及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BAT、PBS可降解聚酯项目为依托,构建我市全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3万吨PBS项目,今年将再建设25万吨PBAT、PBS可降解聚酯项目。如果百福得公司初期原料生产规模10万吨,五年达到 20万吨规模的生物可降解项目和辽宁东盛集团与安徽丰源集团的30万吨聚乳酸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建成投产,加之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可降解聚酯项目,我市将形成约80万吨产能的可降解材料供应基础,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具有生产石油基、生物基两种可降解材料的城市。

(四)行业竞争优势显著。目前我市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研发PBS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生产配方,辽宁东盛集团长期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如百福得公司生可降解项目能够在我市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市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百福得公司已完全掌握全生物降解关键技术,融合了生物质、纳米、发泡工艺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全球唯一的全生物基及全生物100%降解缓冲发泡材料,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中国、欧洲和美国三方认证的全生物降解技术。两种可降解材料的共同发展,更能促进下游企业产品的研发,最终研制出性能优异、降解周期可控、成本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断提升我市生物塑料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我市建设生物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按《实施意见》“三步走”要求,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等单位带头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引导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等,实现可降解塑料全面取替。

(二)推进可降解项目建设。全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此类项目的帮扶力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协调指导,使此类项目尽快建成达产。

(三)加强对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的政策支持。用好《中共营口市委 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营口市新一轮优化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营口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0条》的举措,积极争取省做好三篇大文章给予专项资金,助力我市塑料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我市推动生物可降解原材料生产基地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其产品主要应用在医用、包装和纤维等热门领域,除此之外,在纺织、3D打印、电子领域、汽车配件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十四五”期间,围绕“龙头+配套”形式推进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如果百福得公司项目投产我市,可通过包装龙头企业,通过强链延链、建链补链,引进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企业,提高产业本地化配套率,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生物可降解产业。

(一)充分利用产业上游资源优势。我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项原材料供应优势,是建设发展可降解产业链条的最佳条件。

(二)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目前,我市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企业主要以恒力集团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盛集团为主。随着国家政策出台,可降解材料必将取代传统塑料,应用市场随之转换,如百福得公司在我市建设投产,那么我市将建成体量更大的“生物降解原材料产业基地”,不仅是我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推动中下游产业规模提升。我市塑料包装行业具有

良好的基础条件,早在2006年,鲅鱼圈芦屯镇就实现了产业集聚。目前,我市拥有塑料包装企业500多户,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0户,去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只有24亿元。“十四五”期间,如果80万吨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可新增产值300亿元,如果将80万吨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改性变成专用料,再销售给制品,又将形成一个产业,产值将再翻一倍,最终将形成700亿的产业集群,可实现我市塑料行业跨越式发展。

 

营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24日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