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大石桥市西部灌区位于大辽河下游感潮河段,主要利用太子河、浑河上游水库下泄到大辽河水量进行灌溉,主要依靠灌区沿大辽河左岸引提水渠首工程“三闸四站”(黑鱼沟排灌闸、黑鱼沟补水站、大弓站、青天排灌闸、三八排灌站、虎头排灌闸、赏军排灌站)引提水灌溉,灌区实际灌溉面积51万亩。泡插期每年为我市引提水水量1.3亿立方米,供灌区引提水的上游水库主要是葠窝水库、观音阁水库和大伙房水库。
大石桥市西部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理位置处于大辽河最下游,受潮汐影响大,咸水倒灌。外河闸站提引水能力差。内部河网、渠系不贯通。整个灌区没有蓄水功能。
泡插期由于压盐到水源赏军站以下,灌溉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但到了抗旱补水期,由于淡水压盐只能压到青天闸、引水时间短,灌区51万亩水田补水困难。特别是大辽河最下游的水源灌区。几年来大石桥市水田生产多次面临大辽河淡水断流无水可引的局面,造成大石桥市灌区水田大面积干旱减产。为解决大石桥市西部水田咸水倒灌、渠系不贯通和边远地块抗旱补水困难等问题,大石桥市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实施大石桥市西部水田灌溉薄弱环节工程建设
针对大石桥市西部水田部分地区抗旱薄弱环节问题,大石桥市政府加大投资力度,2020年大石桥市财政投资1655余万元,实施大石桥市西部水田灌区薄弱环节工程建设。一是在利民河进口新建4台90泵一座,维修改造新建排水站、新建小坎子河鲤鱼东提水站,新建利民河拦河闸等工程,解决水源镇和沟沿镇边远地块抗旱补水困难等问题;二是在青天闸内河增设闸门及启闭机,维修改造黑鱼沟闸及启闭机设备,外林至碾坊渠系贯通,三八干渠九、五支渠整治等工程,解决沟沿、水源等镇水田地区咸水倒灌、渠系不贯通上水困难等问题。此项工程的实施,解决了老百姓后顾之忧等问题。
二、制定大石桥市2021年灌区生产用水工作方案
大石桥市根据水稻生长的育苗、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需水量不同,采取不同的灌溉技术,以便满足水稻生长期用水量,根据正常年和干旱年制定不同的引水调水方案,做到合理用水,科学调水,最大限度满足抗旱用水。
三、及时与省水利厅、省防办、省水资源供水集团等部门沟通联系
严格执行引水规定,严明引水纪律,严禁擅自引水,并且争取省水利有关部门的延长供水时间,保障我市水田补水期用水。
四、科学编制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发展规划
营口灌区由于早期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历史欠账多,同时受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等因素影响,灌区在工程设施、用水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短板,难以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下一步大石桥市结合营口灌区现状特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补齐灌区咸水倒灌、渠系不贯通和边远高地、抗旱补水困难的短板,科学编制营口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发展规划。规划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按照“抓关键、除隐患、促节水、补短板、提能力、强监管”的要求,实施营口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开展灌区灌排设施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立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推进营口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进程。
五、增加外河提引工程效率,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
充分利用灌区在大辽河渠首工程的功能。“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改造灌区渠首的引提水能力,增加灌区外河提水流量40~50秒立米,使营口灌区外河提引能力达到120~150秒立米。从而使营口灌区泡插期由原来的3~4周缩短为2~3周。
六、开展灌区骨干工程达标建设,消除灌区运行安全隐患
大石桥市结合营口灌区“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契机,对一些耗能高、效率低,影响营口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进行更新改造,配套达标,对渠道渗漏严重和密集植物影响输水的渠道进行衬砌,并对渠系上的配套建筑物进行更新改造,使原灌区出水流量仅为设计流量50%左右的泵站提升到75%以上,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52%提高到57%。
大石桥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