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第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28

【字号:

分享:

张云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对于您提出的建议,局领导十分重视,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重点围绕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在政策规划、资金保障、贯彻落实及培训到位等工作上,下足功夫、全力推进。

一、紧盯顶层规划设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规划引领,制定印发了《营口市“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营口市“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营口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营口市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个主题”,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聚焦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特色产业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四稳四提”目标,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

二、保障资金投入,高质量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2021年,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6.9亿元,发放涉农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为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2022年将继续保持涉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重要工作稳中前进。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将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一是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确保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二是保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全市500万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完成29个,总投资59.967亿元,投资总额和投资项目数创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3家,总产值达205.19亿元,营业收入达215.22亿元。三是一二三产融合高位推进。大石桥市高坎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柞蚕)和盖州市双台镇松树沟村(手工刺绣)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鲅鱼圈区熊岳镇望儿山村被评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等。

三、坚持改革赋能,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2022年,将积极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实施,依法依规征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政策,指导县级政府编制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建设用地的,在县域范围内落实年度“进出平衡”,县域范围内无法落实的,在市域范围内落实,确保风险可控,既要保证农民有地可种、又要保证乡村振兴有地可用。同时,将持续加大补充耕地指标的调剂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项目,在用地指标上实行应保尽保。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12月,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签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沈阳农业大学在学术资源、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我市农业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一方面,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结合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新政策、新方针、新技术和我市工作实际需求,对本土乡村振兴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及农技推广人员等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能力培训,使其在过渡期内迅速转化思维,在产业兴旺中彰显新做法、新作为、新面貌。另一方面,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组织专家技术咨询服务队,通过采取远程视频培训的方式,为广大农民、各类经营主体开展“辽宁空中课堂专家授课农业科技培训助力春耕生产”等线上直播系列培训活动,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保障春耕技术服务两不误,全面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及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