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宏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大型公共场所放置AED及培训使用方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是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医疗急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急救需求,应对重大疫情、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承担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委高度重视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一是完善急救制度顶层设计。出台《营口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网络建设、执业行为、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规范。二是加强急救体系建设。加大对急救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构建以市级急救中心为主体,县(区)急救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覆盖城乡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在全市推广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强化与院前医疗机构的紧密衔接,共同构建一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三是加强急救知识普及推广。委托营口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展面向公众的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加大对消防、交通运输、矿山、旅游、教育等相关高危与社会服务行业应急救护培训力度。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应急救护体系建设,完善我市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置,提升紧急状态下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2021年12月,市红十字会通过99公益日募集资金和财政资金支持,分别在我市8个公共场所设置了AED(市民服务中心大厅、市信访局大厅、市人力资源就业大厅、营口东站、鲅鱼圈区政府综合事务中心大厅、鲅鱼圈高铁站、大石桥行政审批大厅、盖州西站)。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8期心肺复苏(CPR+AED)技能培训,参训学员全部取得了心肺复苏(CPR+AED)证书,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提升社会影响力,拓宽加大筹资力度。发挥红十字力量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筹资工作格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增设我市主要公共场所AED设备投放力度,积极推广AED一体机、急救包等急救设备配备,增强现场施救能力,提升我市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让“救命神器”真正在保护生命和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三)全面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推进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充分发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作用,深入开展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全民群众性应急救护意识和技能,为公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下一步,我委会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推动重点场所AED配置投入和铺设使用,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助力健康营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