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按照《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进一步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到2022年全国取得救护员证书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少于1%。据统计,我市现有持证应急救护员6000余人,但按照我市总人口占比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广大市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尤其重要。要充分利用好营口的红十字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红十字精神的传播、努力打造“救”在身边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利用各宣传日活动加大对市民急救知识宣传推广力度。
二、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急救制度顶层设计。出台《营口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网络建设、执业行为、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规范,在全市推广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强化与院前医疗机构的紧密衔接,共同构建一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二是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力度。委托营口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展面向公众的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加大对消防、交通运输、矿山、旅游、教育等相关高危与社会服务行业应急救护培训力度。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落实,共同建立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加大急救常识的推广和普及,提升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发展急救志愿者队伍,推动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备配备,形成全社会支持急救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好红十字进校园活动。一是认真落实《辽宁省红十字会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时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精神,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学校红十字会,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更好地发挥学校红十字会在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分学段加强宣传教育。支持学校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人道文化传播、生命安全体验、应急救护培训、心理救援服务等活动,分学段突出重点加强教育,培养学生应急救护意识和理念,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小学阶段:重点普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中学阶段:重点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学阶段:重点开展生命教育,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三是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联合红十字会、卫健等部门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尤其是针对教职工开展以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核心知识与技能,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的培训,提高教职工应急救护能力和水平。
在今年年底征集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时,我委将与急救护普的主管部门沟通,结合实际,做好详细规划,报市领导审议。重点民生实事的列入,需在长期酝酿、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市领导同意的基础上,由牵头部门提出,配合部门认可,财政部门列入预算方可申报。其流程是:各部门申报拟办实事,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最后由市“两会”经人大代表审议、表决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