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关于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12

【字号:

分享:

韩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改良传统农业培育方式,提高乡村整体数字化水平,我市开 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加快推进各类数字乡村应用平台建设

    一是构建营口市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一个帮扶通APP,一张电子明白卡,一个专属二维码,依托数据云计算,提升监测功能。从大量的数据中,甄别出返贫致贫人口的分布、风险原因、个人需求,监测人员在平台上可以直观了解到主要致贫风险、脱贫稳定性、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等多项数据,并将筛选出的信息转发到各责任部门,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解决问题。二是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大石桥市将17个镇街的253个行政村,科学精细划分网格1185个,并由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担任网格长,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化精准化管理手段。将党员、贫困户等重点人员信息进行了对应标注网格长、网格员,宣传好防返贫监测、涉农政策等信息。利用网格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所负责的网格,并主动发现上报格内案件,市级中心在线调度、快速处置,实现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的转变升级,为打造美丽和谐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赋能助力。三是开展数字化土壤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市耕地土壤监测网络,全市建立1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收集立地条件、农艺措施、作物产量及施肥量、土壤肥力等情况。编制并发布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提升全市地力等级,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种植提供数据依据和技术支持。四是探索建立保护性耕作数字化监管平台。2023年大石桥市、盖州市机继续使用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和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精准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对2023年保护性耕作实施作业项目验收,其中大石桥市、盖州市共组织保护性耕作作业实施主体安装93台套远程监测终端。五是加强数字化农资监管平台建设。大石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产品追溯管理系统已纳入生产主体40余家,辐射带动周边散户800余户,打印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77560张,涉及带证上市食用农产品131.7吨,纳入农资经营门店262户,实现了对农资店“即时化、动态化、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全程化”的监管。六是完善渔业数字化平台,推进“智慧海洋”建设。2022年4月,我市开始筹建近海渔政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同时建设市县两级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海渔政执法监管系统在营口市沿海122公里海岸线,通过安装雷达、云台、探照灯等前端设备,联动定位违法船只。伏季休渔期间,如发现船只跨越电子围栏、进行违法违规生产作业,该系统将开启报警模式,获取船舶违法运行轨迹,定位所在经度、纬度,并调取船舶与船员信息,提高营口全市海域禁捕工作的执法效率。七是有序推动农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平台公开流转交易。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把集体产权公开交易做为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交易数据和“三资”数据对比,查找“应进”资源资产,发现“未进”交易行为净化了集体资产进场交易环境,为实现“应进必进”奠定了基础。借助交易平台信息集散功能,真正激活了一大批集体资源资产权能,刷新了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产权价格的定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6个村的集体产权进场交易,覆盖3个县区、18个乡镇,有越来越多的集体经济组织正走上稳健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二、全市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已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

    一是为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不断增强县域商业的承载力、内生动力和活力,先后出台了《营口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营口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等方案二是鼓励直播电商基地发挥助农作用开展主题丰富的直播电商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潜能。组织全市直播电商主体分别开展主题为5G电商直播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山货上头条、直播助农等活动,海蜇、虾皮、苹果、调味品等地方特产成为热销商品。借助老边网红小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引导广大农户充分利用直播带货、电商交易、农产品溯源、远程技术指导、区块链营销等方式,抢占虚拟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发展直供直销,带动农产品销售。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原产地店铺,运用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营销模式,实现营口大米、小米、海蜇、苹果、大酱等特色农副产品在网销售。

    三、推进项目申报,加大政策扶持

    我市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智慧农业”项目创建申报。2021年,营口盈福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申报“智慧农业”基地并通过省级审核。2022年,营口耘垦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省级审核。通过组织“智慧农业”项目创建申报,带动了“数字农业”发展。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推动营口沃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项目等企业的“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并做为创建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的后备军,全面推进我市“数字农业”发展。

    四、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

    一是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每年均会选派50人以上农民技术员参加省科技厅统一组织的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座。组织开展跨境电商系列培训,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全年共组织开展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培训,近百家外贸企业参与培训。三是推进涉农专业建设依托鲅鱼圈职教中心、盖州职教中心、大石桥职教中心服务区域农业发展,开设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等涉农专业每年培养涉农专业人才不少于 200人 。四是加强数字与技能提升培训。3所职教中心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中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任务,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 培养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理念、现代生产理念。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填平我市农村“数字鸿沟”、加大场景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数字化,才能更好地为我市数字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争取出台“数字农业”专项财政扶持政策。二是推进平台建设及数据共享。进一步强化农业数据共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数据获取和共享水平。三是进一步借助“数字农业”打造“营字号”品牌。整合我市农业品牌资源,利用数字手段积极打造整体宣传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大力推动品牌强农高质量发展。四是通过不断沉淀积累的农业大数据,形成农业数据要素、数据资产,为开展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提供智能生产决策分析,提高农业生产的技能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