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建议》( 第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18

【字号:

分享:

尊敬的冯天越委员:

    现就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市金融发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创新金融服务,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瞄准“三农”金融堵点对症下药,疏通金融服务“三农”经脉,为广袤乡间引入“金融活水”。

  (一)关于提升乡镇金融服务总体水平方面

    一是按月调度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组织政银企对接,“一对一”融资帮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领域信贷倾斜力度,特别是在春耕备耕、粮食收购等重要节点和各县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上,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一行一策”“一户一策”,最大限度满足涉农客户需求。截至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669.85亿元,较年初增长9.43亿元,同比增速1.43%。目前,我市已建立金融服务站54个,农信机构选派292名驻村金融助理,进驻601个行政村,依托“党建+驻村金融助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惠农政策宣传、金融知识宣讲,及时对接匹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开办“海哲贷、渔船贷、金蚕贷、合作脱贫贷”等创新业务,充分发挥驻村服务作用,提高乡村振兴服务能力。截至4月末,整村授信采集率达到93%,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农户贷款净增2.02亿元。三是利用金小二金融服务平台,为全市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业务方面提供更多的线上化支持。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16863家,累计发布融资需求1324项、295.4亿元,累计放款123.8亿元。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扎实做好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等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稳步推进,有效解决了创业农民融资难题,切实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因需施策,把客户做“小”,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贴心服务;把总量做“大”,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延伸优化金融服务链,扩大产品服务覆盖范围,做到支持一户、带动一批、致富一方。搭建营口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2020年初,我市农业农村中心、六县区政府与建行营口分行经平等友好协商后,签署三资平台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搭建营口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目前,平台运行稳定高效,已用于全市各乡镇农村三资电算化管理,提高了我市农村经管的信息化水平,确保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规范财务公开,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推动农村保险体制的完善方面

    今年3月份,我局会同营口银保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头部保险机构座谈会。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6家保险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我局也着重引导保险机构加大对农业发展保障支持力度,针对各保险机构提出的建议及问题,我局将及时跟踪推进,并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按照《辽宁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实施细则》(辽财金规〔2022〕3号),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市财政局开展好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工作,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经营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增加特色农业产品保险品类,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促进特色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如人保财险推出水稻、玉米等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肉羊养殖保险,能繁母猪、育肥猪养殖保险等;平安保险的育肥猪、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生猪、肉羊医疗费用保险等。截至4月末,人保财险营口市分公司,农险保费4240万元,同期3370万元,同比增速25.82%,为151位农户提供了55389万元的风险保障,其中:养殖险保费3924万元,同期2065万元,同比增速90.02%,为132位农户提供了49399万元的风险保障;种植险保费316万,为19位农户提供了5990万元的风险保障;平安保险营口市分公司,养殖业已承保育肥猪9.2万头,能繁母猪0.3万头,肉羊8.6万只,保费共计924.4万元,同比增速45.1%。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继续与省农信担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大担保手段的覆盖面和普惠性。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准入门槛下调至5万元的城市。截至上年末,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余额40795.3万元,本年共发放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1662笔,金额19290.7万元,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力量。

  (四)关于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产业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综合运用信贷资源、保险服务、资本市场等手段,更好满足农村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2016年,我市在大石桥、盖州2个县级市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为涉农企业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按照放大10倍的金额,执行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4.35%),2个县级市财政贴息70%,为帮带贫困户提供每户每年2500元保底分红2022年至今,2个县级市同当地农商银行合作,共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29笔,金额1142万元,其中:大石桥市发放121笔,金额605万元;盖州市发放108笔,金额537万元。同时,为贯彻落实稳经济大盘工作,我局协调财政部门对我市担保公司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给予0.5%的担保费补贴,并将所需经费列入2023年预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将乡村振兴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及示范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推送至金融机构,提升银企对接精准度。深化资本市场突破行动,推动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加快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同时引导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机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主责主业、躬身入局,围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创新推出产品,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面,优化金融供给,为全市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金融贡献。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