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小学体育过程性评价纳入中考体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长对子女接受更多、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不断提高,导致重学习成绩,轻体育锻炼的现象发生。我局认为您提出的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印发的《辽宁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高中阶段考试招生由省级统筹,省、市分级负责方式进行,科目委托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组织命题,市统一组织考试,体育与健康教育科目由各市按照省统一制定的考试方案组织考试。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及辽宁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措施》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发挥体育育人实效,通过组织、政策保障等,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校园体育运动“学、练、赛、评”体系,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同时,市教育局严格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保证了健康教学课时及授课效果。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早操、课间操、午间体育活动等时间安排纳入课程表,积极推进体育社团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坚持教会、勤练、常赛,持续开展校园足球、篮球、排球联赛及田径运动会,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开展校园韵律操、特色操评比活动,恢复中断多年的中小学生体育达标评比,达标评比项目与《国家学生体检健康测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及标准衔接,促进学生高标准参与体育锻炼。每年开展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小学体育高年级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衔接。通过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度不断上升、积极性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探索引进各项目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