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馨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营口市小学、初中、高中心理教育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并对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很客观的阐述。近年来,市教育局充分认识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教育网络,形成了全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共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崭新工作局面,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提升心理服务能力
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近年来,市教育局加大心理健康投入和硬件保障,不断加大心理咨询室建设投入和心理健康教师招聘力度,市直学校投入290万,新建成8个心理咨询室,已基本完成市直内学校心理咨询室全覆盖。2021年投入近40万元建立我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累计接待咨询已达50余次。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室 264 个,建成率达31% 。为更好的服务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我市正规划建设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分院,重点突出心理卫生防治中心 作用,进一步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心理分院有专门针对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和患有各种心理障碍人员开展个人、家庭、 团体的心理预防治疗服务项目。分院可开展心理训练、睡眠障碍以及为躯体疾病患者进行辅助心理治疗,还可为青少年儿童和各类社会群体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宣教,随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心理应急救援等服务,更好发挥心理防治中心职能。
(二)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教育,积极开展科普宣教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教。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活动,通过走进直播间、发放宣传品、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方式不断拓宽科普宣教的范围,及时预防于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全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联合市卫健委,邀请方大医院专家面向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儿童青少年举办了心理健康线上讲座,通过讲座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消除中小学生心理困惑,营造积极向上、阳光温暖 的校园氛围。市教育局在2021年上半年分别于3月19日、4月15日和5月28日,特邀国内著名心理教育专家郑日昌教授和师晓霞博士举行了三场线上心理健康讲座,三场讲座全地区近4万名初三、高三学生、5.1万名教职工和近30万名家长收看。2022年疫情期间,邀请专家开展以“居家战疫 共促成长”为主题的3期家校共育系列讲座,完成“中、高考备考指导及心理辅导”“构建良好亲子关系”2期专家讲座。2023年截至目前开展了“新学期新起点 自我赋能从“心”开始”“开学了,同学们你好吗——疫情转断阶段高中生压力及情绪管理”“中考,我们来了”“减压赋能,轻松迎考”“高考备考心理辅导”等5期专家讲座,全地区中小学生积极收看。充分发挥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通过我市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开展科普宣传,目前已录制“阳光心理,你我同行”系列讲座82期。通过讲座普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消除中小学生心理困惑,营造积极向上、阳光温暖的氛围。
(三)精准实施心理重症管理,健全干预防控机制
探索建立以市为中心、县(市)区为基地、学校布点的学生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将保健康、防重症责任层层落实,健全“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四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动态开展心理摸排,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聚焦学生突出问题,分类实施监测预警和干预等有效措施,分层分级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防范和化解极端事件发生。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提高专职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提高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技能,增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是不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周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心理健康自助互助求助意识,了解寻求咨询帮助的方法和渠道。
三是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弱势群体的爱心,不定期地与特殊群体学生和其监护人谈心、交心,通过正面引导,不断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区分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