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推进我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建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9

【字号:

分享:

薛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从我市情况来看,总人口220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27%以上,营口已经进入了深度的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如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引领老年人由“养老”到“享老”理念的转变,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向“学养结合”的转变,迫切要求各部门、各县(市)区切实增强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老年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建章立制,奠定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保障工作基础。
    为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推进营口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老年教育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教育局制定《新时代营口老年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以完善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提出明确了健全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强老年教育队伍建设、提升老年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五项主要任务,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方案的提出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文件依据,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二、推动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健全社区老年教育办学体系。
    营口市教育局牵头召开营口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要求各县(市)区立即建立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明确了市、县(区)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职责、功能定位,部署了各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024年工作要点,同时要求提升市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县(市)区老年大学的服务指导功能。现营口市、鲅鱼圈区、盖州市、大石桥市、老边区五个地区已全部建立了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全地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二级体系全覆盖,为我市组织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奠定了稳固基础。
    三、扩大资源供给,持续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
    营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营口开放大学(营口老年大学)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资源共享。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校内实训中心30个、实训场馆室312个,校外实训基地270个,营口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20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 人,营口“英才计划”2人,营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32人次,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50余门,以上资源均可用于老年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近两年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获评“首批新时代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试点单位”。营口地区获得辽宁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10人,“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8个;建设大石桥市金桥街道铁西社区、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宜城社区、营口市西市区渔市办事处西大庙社区新时代数字化学习社区3个,推荐申报老年教育专家9名和老年教育骨干教师12名;广场舞、太极扇和智慧旅游共3门课程成为试点课程。
    四、针对老年群体需求,精心组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年初以来,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社区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发扬艺术之光,传承书画风采”为主题迎新春书画展,300余名老年书画爱好者参加;举办“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主题摄影短视频制作知识讲座,130余名摄影爱好者参加;组织学员利用“辽宁老年学习网”和“辽宁终身学习网”的课程资源,集中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七彩国学”“八段锦”三门课程;组织开展将“2024年春季学期数字化课程资源”材料送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书香之家”“书香社区”“阅读之星”推介等活动。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老年活动,让老年人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学有所得,学中有乐。
    下步,市教育局将深入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党旗映山红 奋进新征程”庆“七·一”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老年人课堂、送进社区;完善营口市、县(市、区)社区教育、老年大学二级指导体系建设,强化指导、考核和培训,推进新时代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用好全国及省平台课程资源,围绕智慧助老、老年学游、运动健康、非遗传承等方面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数字化资源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供服务;办好 2024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加大对终身学习先进事迹、典型案例的宣传。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支持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