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和保障我市中小学生体育课程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体育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其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重大问题。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五育”并举,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均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一、严格落实体育课时,强化体育育人功能
我市深入落实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是基础,上好课才是关键。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老师认真领悟新课标要求,教案撰写符合教学常规要求,切实有效做到体育课的教会、勤练、常赛有效结合,帮助各年龄段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体育能力外化于行,品格内化于心,进而形成学生体育学科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运用多种教法手段培养运动兴趣,感受和展现体育精神。积极引领学生运动多样化、项目与游戏的学练,让课堂具有更强的参与性、趣味性、应变性和娱乐性。积极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眼保健操,确保活动时间。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立足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体育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完善配套体系,助推学校体育更好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保障,主要用于普及和提高体育发展水平、开展课外训练、组织参加竞赛活动、场地器材购置等。本年度支出体育经费总额约1216.2万元;其中场地经费:680.3万元;体育器材经费:232.4万元;体育工作经费:303.5万元。
三、同心助学支教,活力乡村体育课堂教学
我市体育学科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深入乡村体育课堂开展送教送讲座下乡活动。送课内容以新课标为依据,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先后走进盖州市青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大石桥市旗口镇宿家小学、鲅鱼圈区望海学校、老边区柳树小学,有300余名乡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研训员及1200名中小学生参加。通过常规教学展示、集体研讨交流、专家引领互动等环节,深化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参会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寻求高效课堂的新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四、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一校一品”及区级特色活动内容丰富。坚持推进特色体育活动进校园工作,引导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着力开发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一校一品”已经形成规模,如鲅鱼圈区的排球运动、冰雪运动;站前区东风小学的“足球运动特色”、南开小学的“篮球特色”;大石桥市的花式跳绳等体育特色项目,已成为我市特色教育的典范。广泛开展市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健全“校、县、市”三级竞赛体系,以“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为引领,广泛开展篮球、排球、田径等具有广泛基础的体育竞赛,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全体学生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文化氛围。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学生体质,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