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体教融合发展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
2024年8月30日,李军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李军市长提出:一是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教育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座谈会后,营口市教育局、营口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就落实市政府会议通知精神进行了沟通研究,已初步提出体教融合方案草稿,正在征求意见当中。一是建立健全“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小学、初中、高中,做大做强营口体育品牌;二是完善中职、高职、本科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营口理工学院,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提档升级。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体教融合的一系列文件,经过不懈努力和沟通,营口市体教融合政策文件终于列入市政府职业教育2024年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之一,争取今年初正式出台体教融合文件。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全面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学校优秀师资资源,面向社会走入校园,整合资源,加大相互配合工作力度,推动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各运动项目在我市市区各小学普及推广,训练设施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有兴趣、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我校的各单项训练营活动。努力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优秀后备人才;二是扎实做好体育传统校建设,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现与站前区部分小学开展了足球项目合作,我校教练员走进站前区部分小学开展训练指导工作。帮助站前区提高足球训练水平。同时,与营口市冠达乒乓球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俱乐部组织队伍代表我校参加省乒乓球锦标赛,共同推进我市乒乓球项目发展;三是实现体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积极与各个体育俱乐部沟通联系,拓宽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对学校的教学和就业起到了双促进作用,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按照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扩大体育运动学校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开展“教练员进校园”活动,选派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队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展示、交流,为师生展示专业体育运动的魅力,提升青少年对专项体育的热爱。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把“教练员进校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中小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增强全民体质,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强化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建设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积极扩大训练及招生规模,着力在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发现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与各大中小学校合作,开发青少年的运动天赋和专项特长。实现优质体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互补,充分实现教练、教师互派互聘、设施资源共享共用,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充分发挥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与省级优秀运动队输送平台,促进各项目优秀运动队梯队建设。
(二)打造精品基地
2023年8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公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名单”,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再一次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这是即2005年、2009年、2013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后再次被认定。在此基础上,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根据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成效。不断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推动竞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省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
(三)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渠道
近年来,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上级培养输送近600名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并助力100余名学生以体育单招等方式迈入清华、北体、上体等知名高等学府的殿堂,实现了“文化成才”与“专业输送”的“双丰收”。在省体育局下发2024年各市输送运动员人数和名单中,营口市向省体育局输送15名专业队运动员,继沈阳、大连之后全省排名第三。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根据相关高校实际和优秀运动队梯队建设情况,继续推进高等学校运动训练单独招生、体育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向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倾斜政策的落实。完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免试保送就读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办法,拓宽青少年运动员升学和继续教育的渠道。
(四)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切实抓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训练工作;强化重点年龄段的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完成好各年龄段的国家及省、市各项比赛任务。严格按照青少年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全体教练员要增强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学习掌握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科学制订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点确定训练负荷,不断提高青少年科学训练水平。
(五)打造营口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培训基地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曲棍球、摔跤,体操、击剑、水上项目是在辽宁省排名在前列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输送上受到省体育局领导的好评。要扩大体育运动学校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开展“运动队进校园”活动,选派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队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展示、交流,为师生展示专业体育运动的魅力,提升青少年对专项体育的热爱。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把“运动队进校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中小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增强全民体质,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六)建设营口市青少年体育特长体验活动平台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将改变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单一办学内容,在突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把学校定位为全市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中心,利用好学校的场地、场馆等体育设施和教练资源,在业余时间面向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开放,主动将体育资源融入到青少年体育活动中,提供体育教育服务,满足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