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让技能人才成为我市建设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力支撑的建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13

【字号:

分享:

王晓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技能人才成为我市建设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力支撑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社局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让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让技能不足的劳动者实现职业技能提升。
    一、优化提升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方面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典型引领作用,积极与省、市媒体沟通,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竞赛冠军进校园等活动,邀请高技能领军人才走进直播间畅谈成才之路。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技能就是财富、技工也是人才的鲜明导向,形成“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的社会共识。
    二是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全面启动“新八级工”制度,加大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力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对于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打破学历、资历、年龄等限制,直接认定为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激励引导作用,结合重大赛事活动,对优秀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积极引导企业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建立健全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
    三是落实公共服务供给政策。按照现有政策,落实好技能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为技能人才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二、培育涵养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方面
    一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技供技能支撑,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个环节,持续实施“技能营口行动”。引导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构建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紧盯我市重点行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需求,面向各类就业重点群体,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站(室)、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
    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提升技工教育水平。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具备申报条件的各类院校、企业参评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站(室),建设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依托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技能竞赛训练基地建设,开展技能人才竞技练兵行动。做好营口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筹备工作,依托高技能人才基地、技能大师工作站(室)、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围绕世赛、国赛和辽宁特色赛项,建设一批技能竞赛训练基地。整合全市各行业专项赛事,推行“政团企校行”合作办赛和“赛展会演聘”综合办赛模式,高质量办好全市职业技能大赛。
    三、发挥企业技能人才主体作用方面
    一是开展企业新学徒制培训。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发挥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面向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完善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鼓励更多优秀的企业导师承担带徒任务,建立专职导师队伍。培养期限结合学徒培训目标、技能形成规律等确定,中级工通常为1年,高级工通常为2年,学徒期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中级工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每人每年6000元补贴企业。目前,全市具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院校6家,6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521人次,为企业发放补贴132万元。
    二是发挥营口市技工教育联盟作用。提升技工院校服务企业供给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评价作用,企业推动校企培训资源共享,推进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交流,互派互聘,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通过市场调研申请增设新专业。营口技师学院目前与营口金辰股份有限公司、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通过设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形式,为企业职工提供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强化培训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三是推进园区、学校、企业深度融合。市教育局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楼经济开发区、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为依托,推动园区、行业、企业的主体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建设改革,组织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楼经济开发区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参加辽宁省市域产教联合体评选,通过实地核验和现场答辩等环节,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辽宁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拟建设项目。
    四、补链延伸技能人才同频共振方面
    一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评价工作。为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技能等级证书需求,营口市人社局统筹安排,按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地理位置分布情况,遴选营口技师学院、营口理工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为社会技能等评价机构,并且营口理工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省人社厅首批高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估,相关专业毕业年度学生可考取高级工(三级)证书。
    二是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信息采集。2023年12月,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全市累计采集全国技术能手、辽宁工匠、辽宁技术能手、营口工匠、营口技术能手及非遗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信息近百人,并实施动态管理。
    三是持续实施“技能营口行动”。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技供技能支撑,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引导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构建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类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组织实施体系,市人社局拟制了《2024年“技能营口行动”实施方案》,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个环节,进一步开展“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行动。
    五、不断拓展技能人才服务领域方面
    一是掌握办学主导权,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办学。市教育局开展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质量评估,对全市10所中职学校,96个专业进行质量评估,经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实地复核,确定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15个专业为营口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专业。要求学校要针对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完善“招生一教学一就业”一体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摒弃与地方产业求不匹配和学条件不 足、教学管理较差的专业,积极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做大做强特色专业,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紧跟新业态、新模式、新标准、新工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是主动服务社会。2024年7月15日,承办全国“7·15 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同步开展系列技能展示,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市教育局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表彰在我市职业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邀请入选“兴辽未来工匠”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分享职业成长之路和心路历程。组织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进校园、侦测法规宣传学习、我为职教代言、校园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展示营口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举行营口市新质科教融合产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启动仪式,产业园的启动将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市人社局将持续加强与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提案建议落实,不断提升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建设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