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学生配餐质量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营口市教育局始终把学校食品安全作为工作重点,持续高位管控校园食品安全关口,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健全机制强统筹,深化专项整治促提升
依托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建立我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重点工作。印发《纵深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推动各级学校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组织开展教育系统校园食品安全培训会,通过“市级示范培训+县区二级培训”两级联动模式,实现中小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全覆盖培训,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二、健全陪餐监督机制,构建家校共治新格局
出台《营口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代表陪餐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陪餐机制,推动校园膳食质量持续提升。全市累计开展家长陪餐活动2000余次,参与家长近万人次,切实保障了家长对校园餐饮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各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办法》,均完成了膳食家长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并通过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定期举办“食堂开放日”等活动,畅通家长参与监督的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已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三、完善满意度评价体系,拓宽监督反馈渠道
各校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依托“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等形式结合每月家长选餐组织专项调查。针对反映集中的重点问题,与配餐企业建立会商机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及时优化调整。同时,持续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社会公开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接诉即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发出线上公告,通过公示监督电话、设置局长校长信箱等方式,主动接受家长、师生及社会各界监督。
四、构建立体监管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检查机制,常态化开展春、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全面推进校园大宗食材信息可追溯工作,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食安辽宁”溯源培训会,指导中小学校园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上传进货票据和出厂检验合格证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目前,各校均完成注册工作,逐步完善大宗食材溯源管理。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100%覆盖,实现后厨操作全流程可视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预制菜企业开展专项检查,覆盖原材料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确保责任可追溯。
五、强化保障与营养管理,构建校园膳食安全双支撑
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预算安排相关学校食堂建设运行费570万元,全力支持保障我市校园膳食安全。部分学校针对食堂功能分区不合理、设备老旧、设施设备与就餐人数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改造,采取有力举措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联合市卫健委开展营养健康检测评估,利用“学生电子营养师”等平台优化食谱,通过科学、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全面掌握学生营养状况,推动“营养+健康”双达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园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工作职能,主动担当作为,坚定不移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引向深入,推进我市校园食品安全再上新水平。
感谢您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