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创建宜居环境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
近几年,营口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民生实事、惠民工程,2019年以来我市已改造完成298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90790户。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城市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一是强化督导检查。督促县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行项目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严格执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技术标准,发挥好质量监督机构的日常监督作用。严格落实五方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抓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制度,切实抓好项目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管。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的巡查督查,建立考核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市)区,下发督导函,限期整改,确保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动员群众参与。树立“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由小区居民自己决定是否进行改造,改造前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尊重居民意愿,合理调整改造方案并进行公示,超80%小区居民同意后,方可确定方案。改造中,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员、居民志愿者、有技术专长的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工程建设过程监督。改造后,社区组织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对居民代表提出的合理性意见及时采纳,立即整改。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市场化物业管理,对暂不具备实施专业化、市场化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实行政府兜底保障性物业管理,提供基础性物业服务,做到“改造一个、管好一个”。
二、采取“一校一策”,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管理
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校园交通管理工作,采取一校一策,开展精准疏导,坚持抓好前端引导、源头疏导,压实责任、重点管理,先后多次与教育部门商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工作,实地考察学校门前交通状况,现场研究解决办法。目前,营口主城区51所中小学、幼儿园实行错时上下学,3所学校门前道路实施单行线通行,2所小学试点开通学生上学放学订制公交,设置7条公交路线,部分学校借助社会力量规划临时接送学生停车泊位,减轻学校门前交通拥堵压力。同时科学安排勤务,每天疏导校园周边交通要与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同步,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定路段、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做到专抓专管,每天早晚高峰投入警力110人次,主要采取规范动静态交通秩序,适时组织开展调流、分流等交通管控措施,持续完善民辅警、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家长和交通志愿者共同参与校园交通秩序管理,打造学校周边“安全区”,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公安交管部门将全面落实上级机关部署要求,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从优化交通设施,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入手,精准、有序开展新一轮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信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细化方案,落实责任。要把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设施、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排查治理工作作为规范道路行车秩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分工落实任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有序开展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民警对照标准进行逐一摸底排查统计,为治理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全面排查,记录建档。要将现有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一一进行拍照建档,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认真查找交通信号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不合理、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并对信号灯位置、高度、角度不当、相位及配时不合理、信号灯与标志标线不协调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情况档案。同时,执勤民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维护,确保正常使用。三是查找症结,认真整改。主动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原因,提出治理意见,强化信号灯维修调整,对信号灯因故障不亮或长时间显示单一颜色以及出现破损等情形,及时进行修复。对城区损坏信号灯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治理到位。四是广泛宣传,听取民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反映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将排查方案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宣传提示,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五是明确分工,整章建制。由分管领导挂帅,专门负责交通信号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维护管理,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定期排查维护,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细化、完善交通信号灯设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建立和完善交通信号灯日常管理机制。关于提案中提出的改变信号灯配时方案的建议,公安交管部门将实地调研,根据路口车流量大小,合理安排信号灯配时方案。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和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