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市委常委、园区改革小组组长 王贵鹏
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对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与各位共同见证大石桥市及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镁产业发展蓝图,在这里举办“壮大镁产业,聚力新南楼”新闻发布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
大石桥市是一个“依镁而立,因镁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镁产业发展历史悠久。1913年,开展了现代工业意义上的菱镁矿矿床地质调查。1918年,开始了菱镁矿工业开采。1950年,国家在大石桥地区建立了世界著名的镁质材料生产企业鞍钢大石桥镁矿。中国的第一窑镁砂、第一炉电熔、第一块不烧砖、第一块烧成砖均生产于大石桥市。改革开放以后,大石桥市镁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先后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落户,形成了集勘查、开采、选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产品以镁质耐火材料为主,耐材制品工艺、技术及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菱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其中大石桥市拥有的储量为16.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45%,占世界储量的13%。大石桥市凭借丰富的镁质资源和较高的镁制品精深加工水平,被誉为“中国镁都”,是国家级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辽宁省十二大示范产业集群之一。大石桥市镁产业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较大。全市涉镁生产企业达534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其中规上企业157家,固定资产总值近320亿元,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2019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高品级电熔镁砂、烧成砖、不烧砖和功能性耐材制品等定型产品年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是装备水平较高。全市现有采矿设备334台,轻烧窑、重烧窑、熔炉总计1244座,超高温隧道窑50条,干燥窑351条,不定型生产线149条。氧化镁电熔炉、镁砖生产线及超高温隧道窑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镁产品企业设备数量及其自动化、半自动化水平居全国第一位,部分深加工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研发能力较强。已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镁质材料企业科研机构36个。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5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和专利奖69项,其中国际领先19项、国内领先39项。高新技术镁制品种类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镁制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位。
四是供应链条较全。2013年12月,成立了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全国唯一一家以镁质材料及相关矿产品为交易品种的大宗现货商品交易中心,为镁制品企业搭建了网上交易平台。运营以来,上线交易品种达到十余种,入市交易企业400余家,总交易量达276万吨,交易额近70亿元人民币。同时,启动了货押融资业务,打破了银行传统融资模式壁垒,开创了镁质材料动产融资先河。
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是大石桥市镁产业的核心地区。南楼经济开发区镁产业升级发展,对全市乃至全国的镁产业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9月份,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按照省级开发区的改革相关精神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并成立了国有独资辽宁镁产业发展集团。在座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是见证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将秉承“创新、实干、担当、高效”的开发区精神,不断联合更多有共同价值取向和经营共识的企业,持续推进南楼地区镁产业的升级发展。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感谢大家对大石桥市和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的关注和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