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理工学院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营口理工学院2020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营口理工学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营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建立营口理工学院。今年正逢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我们没有办法为毕业生举行线下毕业典礼,1264名毕业生通过新华社云直播完成了属于他们的特殊典礼。为了给大家一份离别的“仪式感”,学校付出了很多努力,还特别给每位毕业生邮寄了一套印有营口理工学院校徽的学士服。虽然只能在云端相聚,但我们想传达的是母校永远站在学生们身后,“修德、悟道、致知、力行”的营理精神薪火相传,即使在困境中也一定会创造希望。
其实很多学生从选择营口理工学院开始,就已经书写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笔。营口理工现有本科专业大多是新工科或者新文科专业,我们对其余部分的传统专业也做了改造,升级为新工科和新文科,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都非常好。从2017年有首届毕业生开始,营理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都在93%以上,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截止到目前,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76%以上。
我们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考研升学率年增长4%左右,今年的考研率超过14%,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的升学率达到了26.3%,部分学生考入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学校与辽宁大学、中科院南京林化所等近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建立了交流生合作机制,我们选派了1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工程学院交流学习。学校与营口供电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事业单位共建8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有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被辽宁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去年,录取最低分超二本批次线50分以上的省区有10个。202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营口理工增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招生专业达到26个,新增招生计划300人,使总体招生计划达到1972人,招生区域扩大到19个省区。
教学科研一直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除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外,还荣幸的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我们也是目前营口地区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此外,学校还获批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26项、营口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50项。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80项。获批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项、指导计划项目34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4项,省级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个,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作为营口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营理也在茁壮成长。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营口北海经济开发区划拨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土地建设新校区。总投资近12亿元,能够满足85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按照规划,到2035年,我校办学专业将达到38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在校生规模预计在12500人左右。今后营口理工将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专业集群、能源化工专业集群、经济管理专业集群、海洋食品专业集群,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凝练办学特色,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介绍营口理工学院这所年轻学校的发展历程、“高光时刻”以及未来的发展构想。相信营口理工学院一定会续写更美好的未来,也希望更多学子的美丽人生从这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