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政发〔2020〕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营口片区)自运行以来,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达到预期目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探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推进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抢抓新时代东北振兴、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营口载体功能和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的节点作用,围绕“一中心、两基地、一枢纽”建设任务,以扩大东北亚合作为主线,以港区联动为抓手,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重点,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化的改革探索,加大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港产城协调发展,努力将自贸区营口片区打造成为营商环境建设样板区、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示范区和对外开放排头兵。
(二)建设目标
到2022年,建立比较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形成更多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化的创新案例并在全国、省、市复制推广,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模式,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日臻完善,智能安全(应急)、智能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工业物联网、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形成,加工贸易等临港产业加快发展,空海铁联运体系和通道枢纽基本打通,经济实力、对外开放水平和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我市“四基地一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三)完善运行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合法合规动态调整“三区合一”管理运营制度,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和事权、财权、人权相匹配的原则设置内设机构。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内的开发建设主体开展市场化改革,引入外国投资者或民营资本,通过公司制等管理模式建设运营一区多园、国别园,逐步探索“法定机构+市场主体”管理运营新模式,在准入和服务便利化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
在加强风险管控、明确实施范围、建立管理机构的前提下,设立自贸区营口片区协同发展示范区,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带动营口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探索与新设区域管理机构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实施数据互换、执法互认和协同监管,提升通关、交通、产业一体化水平。
(五)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优化
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标准化操作清单等清单制管理模式。探索智慧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完善“大数据+政务服务”智能化管理模式。畅通与企业间的沟通对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积极推进“照后减证”,调整、简化、创新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以国际最先进水平为目标,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围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等领域推进“一件事”改革。
(七)创新综合监管模式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创新事中综合执法新模式,构建行政执法监管、风险预警、分析评价等“互联网+监管”系统。积极向上级申请自贸区营口片区监管平台与省级数据的对接、使用权限,加强远程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模式的运用,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事前定标准、事中重检查、事后推奖惩”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实施综合监管,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探索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对守信合法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建立事后信用奖惩制度,利用现有平台,加快推进主动披露制度、失信名单披露、失信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制度、信用等级与优惠政策挂钩、信用修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进程。
(九)打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
推进“诉调对接”“调仲对接”,建立公正高效便捷的经贸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商事法律综合服务。提升涉外法律保障能力,探索建立涉外事务法庭和专家陪审员团队制度。积极开展涉外公证业务,探索创新涉外公证业务新模式。探索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机制。
(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尊重企业意愿、兼顾各方切身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纾困帮扶、技术转型、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关停退出等方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
(十一)推进投资自由化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加大对高水平开放的压力测试力度,推动外资准入前和准入后业务管理措施的紧密衔接,提高“负面清单”开放度、透明度和操作性。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内互联网企业开展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探索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重点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
(十二)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鼓励土地使用制度和监管制度创新,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创新,推进带产业挂牌出让土地、标准地等改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对产业机构规划的契合程度,促进自贸区营口片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探索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积极向上争取采用土地按不同功能用途混合利用、同一地块或同一建筑兼容多种功能等利用模式。
(十三)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积极开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机制。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取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且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人才,在符合学历资历等申报条件情况下,直接认定相应职称。
三、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明晰产业发展方向
进一步梳理、细分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安全(应急)装备、智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瞄准前沿技术,创新培育工业物联网、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建设高端维修制造基地,积极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实施智能安全(应急)、智能节能环保等产业走出去战略,建立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合作网络。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贸易打造特色楼宇促进区域总部经济发展,形成产城融合、开放共生的产业生态。
(十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申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申报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进一步完善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探索设立、引进或应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自贸区营口片区产业发展。建立“打点、连线、拓面”的产业孵化导入创新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行业原创性、共性技术研究,构建类中关村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建成完整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综合保税区研发中心建设。
鼓励搭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推进顶尖科研机构、国际知名风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入驻自贸区营口片区。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鼓励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打造“营口名片”。
对接工信部做好产业合作对接系列活动,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产业转移合作平台。探索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其他机电产品(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除外)等平行进口。
(十六)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鼓励“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教育”等业态发展,着力提升物流、设计研发、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开展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工作,实现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票服务平台上提交开票申请、开具发票、接收电子发票等功能。
(十七)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
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相关试点政策,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探索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改革试点,创新跨境电商B2B出口、非邮渠道B2C出口、B2B2C出口、F2C出口等业务模式。
鼓励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平台与海关总署通关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系统对接。
加强网络支持能力建设,允许在营口综合保税区内,构建安全便利直达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局的专用链路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十八)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培育金融新业态新产品,稳步推进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机构规范发展。推动金小二平台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的应用,持续优化提升服务功能和产品。积极申请将自贸区营口片区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地区。
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等领域的信贷和保险产品。
创新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创新涉企数据信息集成应用,为银行设计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奠定基础。探索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实现市场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办理担保登记。拓展仓单质押融资功能,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动电子仓单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运用。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金融机构为真实离岸转手买卖贸易提供高效涉外金融服务。支持和推动外资银行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参与进出口通关缴税和关税保函业务。
四、推动物流枢纽建设,着力打造东北亚开放平台
(十九)加强平台载体建设
推进多港联动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参与大连组合港建设,提升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门户枢纽功能。探索开展营口港至大连、盘锦港的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探索建设海关多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实现货物在鲅鱼圈口岸及周边口岸与营口兰旗机场、营口综保区间通过各类运输方式、运输工具间的无障碍装运。
探索建设面向日韩的跨境“24小时”直通物流项目,发展离岸贸易、中转集拼、国际分拨业务,将营口综保区打造成东北地区日韩货物聚集的区域性国际分拨中心。
支持鲅鱼圈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整合升级为营口综合保税区B区。支持建立大宗农产品期货保税交割仓库、跨境交易平台。
(二十)增强口岸服务能力
在营口综保区建立综保型国际陆港,与营口港共建口岸型内陆港区,争取将国际陆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支持项目库,加快在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加工配套、货物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信息、城市配送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推动航空口岸建设,争取营口开放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支持东北客运支线机场建设货运枢纽,拓展“空空+空地”货物集疏模式,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打造东北亚货运航空枢纽。支持建设物流储运设施、集装箱堆场、城市货站冷链配送等物流项目。搭建陆海联运电子数据交换通道,建设综合物流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二十一)加快发展枢纽经济
依托营口综保区及鲅鱼圈国家枢纽物流园区等,发展通关、保税仓储、国际货运代理、保鲜冷链运输、跨境电商服务、金融服务等集成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支持国际分拨货物开展不同贸易方式转换,允许开展国内非保税货物、跨境电商货物、保税物流货物的同仓存储、账册互转、便捷配送,开展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
争取国家海关总署支持设立药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植物种苗、加工锯材等指定口岸或查验场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企业开展保税油品混兑调和。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仓储、交易产业发展,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聚集粮油制品、水产品、肉产品、蔬菜、水果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
(二十二)完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
积极探索在自贸区营口片区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评审工作中,对于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享受上级资金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退税保证保险试点,制定代办退税防控尽职免责办法。积极探索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线下向线上拓展,鼓励企业设立特色商品线下线上展销平台,建立国际贸易快速通道。谋划建设东北亚高端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流通网络服务示范区。
(二十三)提升通关效率和水平
探索对自贸区营口片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取消工单核销、单耗管理。拓展货物暂准进口单证册制度适用范围,延长单证册的有效期。
参照美国对外贸易子区模式,探索开展综合保税区功能延伸区试点。支持应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海关查验监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海事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水平,在集装箱分级管理机制、船舶登记制度等领域持续开展创新探索。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开展拖轮最低安全配员审批试点。建立并实施“非接触式”海事规费征管新模式。积极探索与农产品保税展示、加工、交易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研究调整农产品相关产业通关模式。
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创新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保税交易制度,探索商品备案自动审核、货到即时备案、涉税担保实时验放等措施。开展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品、延长展品有效期至一年、展品展后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或特殊监管区域视同离境予以核销、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制度创新试点。
(二十四)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积极联合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合作打造“国别园”,重点抓好与俄罗斯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与德国在智能安全(应急)装备、汽车零部件、职业教育培训,与日本在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电子工业、高精尖制造业,与韩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快消品等领域的产业交流合作。
(二十五)深化国内协作
推进自贸区营口片区与其它先进地区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建立飞地产业园。主动对接上海临港新片区,力争先行复制上海新片区制度经验;加强与黑龙江、山东等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分工协作、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加强营口综合保税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的之间协同力度,建立长效协同机制,整合营口地区资源,增强地区外向型经济整体竞争力。
五、保障措施
(二十六)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
(二十七)激励担当作为
积极创造宽松环境,对于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深入服务、提升效能、促进发展中出现的过失、问题,依法依规切实保护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十八)有序组织实施
本实施意见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试验任务分为“自选任务”和“必选任务”,其中:自选任务要按照企业需求分出轻重缓急,尽快启动改革研究、方案设计、汇报争取、落地实施等工作,重点突破、持续用力,力争2021年底前完成或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选任务力争2021年底前落地实施。各支持(赋权)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服务,主动向国家部委汇报争取支持,大胆争取赋权,及时制定操作办法和细则。
落地责任单位要做好政策措施与企业发展和产业培育孵化需求的对接,会同支持(赋权)单位加强组织推动,做好功能政策的落地承载。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工作,并及时收集整理、协调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实现区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
附件: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
营口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17日
附件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
序号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落地
责任单位 |
支持(赋权)单位 |
备注 |
一、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
|||||
1 |
(三)完善运行体制机制 |
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合法合规动态调整“三区合一”管理运营制度,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和事权、财权、人权相匹配的原则设置内设机构。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委编办 市国资委 |
自选任务 |
2 |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内的开发建设主体开展市场化改革,引入外国投资者或民营资本,通过公司制等管理模式建设运营一区多园、国别园,逐步探索“法定机构+市场主体”管理运营新模式,在准入和服务便利化等方面给予支持。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委编办 市国资委 |
自选任务 |
|
3 |
(四)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 |
在加强风险管控、明确实施范围、建立管理机构的前提下,设立自贸区营口片区协同发展示范区,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带动营口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各协同发展示范区 |
市自贸办 |
必选任务 |
4 |
探索与新设区域管理机构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实施数据互换、执法互认和协同监管,提升通关、交通、产业一体化水平。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各协同发展示范区 |
市自贸办 |
必选任务 |
|
5 |
(五)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优化 |
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标准化操作清单等清单制管理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营商局 市委编办 市发改委 |
必选任务 |
6 |
探索智慧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完善“大数据+政务服务”智能化管理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营商局 市信息中心 |
自选任务 |
|
7 |
畅通与企业间的沟通对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营商局 |
必选任务 |
|
8 |
(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积极推进“照后减证”,调整、简化、创新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市场监管局 |
必选任务 |
9 |
以国际最先进水平为目标,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围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等领域推进“一件事”改革。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营商局 |
必选任务 |
|
10 |
(七)创新综合监管模式 |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创新事中综合执法新模式,构建行政执法监管、风险预警、分析评价等“互联网+监管”系统。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市场监管局 |
自选任务 |
11 |
积极向上级申请自贸区营口片区监管平台与省级数据的对接、使用权限,加强远程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模式的运用,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市场监管局 |
自选任务 |
|
12 |
进一步完善“事前定标准、事中重检查、事后推奖惩”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实施综合监管,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探索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对守信合法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市场监管局 市司法局 市发改委 |
必选任务 |
|
13 |
(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
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建立事后信用奖惩制度,利用现有平台,加快推进主动披露制度、失信名单披露、失信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制度、信用等级与优惠政策挂钩、信用修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进程。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发改委 |
必选任务 |
14 |
(九)打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 |
推进“诉调对接”“调仲对接”,建立公正高效便捷的经贸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商事法律综合服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司法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 |
必选任务 |
15 |
提升涉外法律保障能力,探索建立涉外事务法庭和专家陪审员团队制度。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中级人民法院 |
自选任务 |
|
16 |
积极开展涉外公证业务,探索创新涉外公证业务新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司法局 |
自选任务 |
|
17 |
探索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司法局 |
必选任务 |
|
18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机制。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市场监管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 |
必选任务 |
|
19 |
(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 |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尊重企业意愿、兼顾各方切身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纾困帮扶、技术转型、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关停退出等方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自然资源局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
必选任务 |
20 |
(十一)推进投资自由化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加大对高水平开放的压力测试力度,推动外资准入前和准入后业务管理措施的紧密衔接,提高“负面清单”开放度、透明度和操作性。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 |
必选任务 |
21 |
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内互联网企业开展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探索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重点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人民银行营口市 中心支行 |
自选任务 |
|
22 |
(十二)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
鼓励土地使用制度和监管制度创新,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创新,推进带产业挂牌出让土地、标准地等改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对产业机构规划的契合程度,促进自贸区营口片区土地的综合利用。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自然资源局 |
必选任务 |
23 |
探索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积极向上争取采用土地按不同功能用途混合利用、同一地块或同一建筑兼容多种功能等利用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自然资源局 |
自选任务 |
|
24 |
(十三)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
积极开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设,建设一站式服务机制。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人社局 |
必选任务 |
25 |
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人社局 |
自选任务 |
|
26 |
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取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且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人才,在符合学历资历等申报条件情况下,直接认定相应职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人社局 |
自选任务 |
|
二、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
|||||
27 |
(十四)明晰产业发展方向 |
进一步梳理、细分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安全(应急)装备、智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瞄准前沿技术,创新培育工业物联网、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工信局 市发改委 |
必选任务 |
28 |
探索建设高端维修制造基地,积极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29 |
实施智能安全(应急)、智能节能环保等产业走出去战略,建立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合作网络。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工信局 市商务局 |
必选任务 |
|
30 |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贸易打造特色楼宇促进区域总部经济发展,形成产城融合、开放共生的产业生态。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
必选任务 |
|
31 |
(十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申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发改委 |
自选任务 |
32 |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申报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进一步完善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探索设立、引进或应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自贸区营口片区产业发展。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工信局 市金融发展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市国资委 市财政局 |
必选任务 |
|
33 |
建立“打点、连线、拓面”的产业孵化导入创新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行业原创性、共性技术研究,构建类中关村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建成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人社局 市工信局 |
必选任务 |
|
34 |
推进综合保税区研发中心建设。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35 |
鼓励搭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推进顶尖科研机构、国际知名风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入驻自贸区营口片区。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商务局 市投资促进局 |
必选任务 |
|
36 |
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鼓励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平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科协 市工信局 市发改委 |
自选任务 |
|
37 |
完善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打造“营口名片”。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科技局 市人社局 |
必选任务 |
|
38 |
对接工信部做好产业合作对接系列活动,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产业转移合作平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工信局 |
必选任务 |
|
39 |
探索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其他机电产品(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除外)等平行进口。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40 |
(十六)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鼓励“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教育”等业态发展,着力提升物流、设计研发、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市工信局 市人社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税务局 市教育局 |
必选任务 |
41 |
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工信局 |
必选任务 |
|
42 |
开展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工作,实现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票服务平台上提交开票申请、开具发票、接收电子发票等功能。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税务局 |
必选任务 |
|
43 |
(十七)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 |
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相关试点政策,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探索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改革试点,创新跨境电商B2B出口、非邮渠道B2C出口、B2B2C出口、F2C出口等业务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必选任务 |
44 |
鼓励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平台与海关总署通关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系统对接。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必选任务 |
|
45 |
加强网络支持能力建设,允许在营口综合保税区内,构建安全便利直达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局的专用链路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自选任务 |
||
46 |
(十八)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培育金融新业态新产品,稳步推进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机构规范发展。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
自选任务 |
47 |
推动金小二平台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的应用,持续优化提升服务功能和产品。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
自选任务 |
|
48 |
积极申请将自贸区营口片区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地区。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银保监分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市金融发展局 |
自选任务 |
|
49 |
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营口银保监分局 |
自选任务 |
|
50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等领域的信贷和保险产品。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市金融发展局 营口银保监分局 市市场监管局 |
必选任务 |
|
51 |
创新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营口银保监分局 |
自选任务 |
|
52 |
创新涉企数据信息集成应用,为银行设计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奠定基础。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营口银保监分局 |
自选任务 |
|
53 |
探索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实现市场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办理担保登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市市场监管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
自选任务 |
|
54 |
拓展仓单质押融资功能,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动电子仓单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运用。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金融发展局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营口海关 |
必选任务 |
|
55 |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金融机构为真实离岸转手买卖贸易提供高效涉外金融服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市金融发展局 营口银保监分局 |
自选任务 |
|
56 |
支持和推动外资银行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参与进出口通关缴税和关税保函业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 营口海关 营口银保监分局 |
自选任务 |
|
三、推动物流枢纽建设,着力打造东北亚开放平台 |
|||||
57 |
(十九)加强平台载体建设 |
推进多港联动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参与大连组合港建设,提升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门户枢纽功能。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营口兰旗机场 营口港务集团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58 |
探索开展营口港至大连、盘锦港的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鲅鱼圈海关 |
自选任务 |
|
59 |
探索建设海关多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实现货物在鲅鱼圈口岸及周边口岸与营口兰旗机场、营口综保区间通过各类运输方式、运输工具间的无障碍装运。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鲅鱼圈海关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60 |
探索建设面向日韩的跨境“24小时”直通物流项目,发展离岸贸易、中转集拼、国际分拨业务,将营口综保区打造成东北地区日韩货物聚集的区域性国际分拨中心。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鲅鱼圈海关 |
自选任务 |
|
61 |
支持鲅鱼圈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整合升级为营口综合保税区B区。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鲅鱼圈海关 |
自选任务 |
|
62 |
支持建立大宗农产品期货保税交割仓库、跨境交易平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市金融发展局 |
自选任务 |
|
63 |
(二十)增强口岸服务能力 |
在营口综保区建立综保型国际陆港,与营口港共建口岸型内陆港区,争取将国际陆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支持项目库,加快在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加工配套、货物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信息、城市配送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营口港务集团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64 |
推动航空口岸建设,争取营口开放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支持东北客运支线机场建设货运枢纽,拓展“空空+空地”货物集疏模式,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打造东北亚货运航空枢纽。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营口兰旗机场 |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
自选任务 |
|
65 |
支持建设物流储运设施、集装箱堆场、城市货站冷链配送等物流项目。 |
鲅鱼圈区政府 盖州市政府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市商务局 市物流与旅游产业中心 |
必选任务 |
|
66 |
搭建陆海联运电子数据交换通道,建设综合物流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交通运输局 |
必选任务 |
|
67 |
(二十一)加快发展枢纽经济 |
依托营口综保区及鲅鱼圈国家枢纽物流园区等园区,发展通关、保税仓储、国际货运代理、保鲜冷链运输、跨境电商服务、金融服务等集成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鲅鱼圈区政府 盖州市政府 |
营口海关 市商务局 市金融发展局 市交通运输局 营口银保监分局 |
必选任务 |
68 |
支持国际分拨货物开展不同贸易方式转换,允许开展国内非保税货物、跨境电商货物、保税物流货物的同仓存储、账册互转、便捷配送,开展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营口港务集团 |
市商务局 营口海关 鲅鱼圈海关 |
自选任务 |
|
69 |
争取国家海关总署支持设立药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植物种苗、加工锯材等指定口岸或查验场所。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鲅鱼圈海关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70 |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企业开展保税油品混兑调和。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鲅鱼圈海关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71 |
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仓储、交易产业发展,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聚集粮油制品、水产品、肉产品、蔬菜、水果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盖州市政府 鲅鱼圈区政府 |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
必选任务 |
|
72 |
(二十二)完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 |
积极探索在自贸区营口片区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
自选任务 |
73 |
在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评审工作中,对于注册在自贸区的内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享受上级资金扶持政策。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
自选任务 |
|
74 |
探索开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退税保证保险试点,制定代办退税防控尽职免责办法。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税务局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75 |
积极探索在自贸区营口片区内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线下向线上拓展,鼓励企业设立特色商品线下线上展销平台,建立国际贸易快速通道。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
自选任务 |
|
76 |
谋划建设东北亚高端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流通网络服务示范区。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77 |
(二十三)提升通关效率和水平 |
探索对自贸区营口片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取消工单核销、单耗管理。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78 |
拓展货物暂准进口单证册制度适用范围,延长单证册的有效期。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79 |
参照美国对外贸易子区模式,探索开展综合保税区功能延伸区试点。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80 |
支持应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海关查验监管便利化水平。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必选任务 |
|
81 |
进一步优化海事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水平,在集装箱分级管理机制、船舶登记制度等领域持续开展创新探索。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事局 |
必选任务 |
|
82 |
支持自贸区营口片区开展拖轮最低安全配员审批试点。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事局 |
自选任务 |
|
83 |
建立并实施“非接触式”海事规费征管新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事局 |
必选任务 |
|
84 |
积极探索与农产品保税展示、加工、交易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研究调整农产品相关产业通关模式。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鲅鱼圈海关 |
必选任务 |
|
85 |
允许自贸区营口片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创新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保税交易制度,探索商品备案自动审核、货到即时备案、涉税担保实时验放等措施。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86 |
开展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品、延长展品有效期至一年、展品展后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或特殊监管区域视同离境予以核销、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制度创新试点。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营口海关 |
自选任务 |
|
87 |
(二十四)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
积极联合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合作打造“国别园”,重点抓好与俄罗斯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与德国在智能安全(应急)装备、汽车零部件、职业教育培训,与日本在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电子工业、高精尖制造业,与韩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快消品等领域的产业交流合作。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商务局 市投资促进局 |
必选任务 |
88 |
(二十五)深化国内协作 |
推进自贸区营口片区与其它先进地区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建立飞地产业园。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
必选任务 |
89 |
主动对接上海临港新片区,力争先行复制上海新片区制度经验;加强与黑龙江、山东等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分工协作、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合作。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自贸办 |
必选任务 |
|
90 |
加强营口综合保税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的之间协同力度,建立长效协同机制,整合营口地区资源,增强地区外向型经济整体竞争力。 |
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
市自贸办 |
必选任务 |
营口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