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营口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秉承命案必破的理念,坚持致力于命案的侦破与预防工作,不断强化打击手段与防控效能,实现了全市命案发案呈逐年下降趋势和命案侦破率100%的工作目标。
从近几年全市发生命案的情况看,大多数民间纠纷都能解决在萌芽状态,但也有一些民间纠纷由于当事人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催动,小矛盾酿成大案件甚至引发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等极端暴力性犯罪。犯罪主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性格孤僻易怒,法律意识淡薄。涉案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遇到的矛盾纠纷和不法侵害,不能也不会用法律武器去解决问题,而是以“拳”代法,激化矛盾,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二是事发突然,事前难以预防。有的双方当事人纠纷一起,顿生杀机,犯罪嫌疑人在瞬间极度冲动,难以控制情绪,且与过去的伤害方式相比,现在的当事人往往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大都动用凶器,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三是案前精心谋划,伺机报复杀人。普遍存在矛盾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长期得不到化解,嫌疑人不断积累怨气,精心谋划,伺机杀人。四是诱发因素多样,激情杀人特征明显。首先,婚恋感情矛盾和琐事纠纷矛盾激化极易引发命案。其次,因琐事纠纷引发命案,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同事邻里之间因琐事引起口角矛盾继而发生激烈冲突。
从发案特点可以看出,矛盾纠纷的转化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命案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发现和及时解决矛盾纠纷成为预防命案的关键。我们公安机关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命案发生。
一是积极开展“百万民警进千万家”活动。我们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特殊群体、突出不稳定因素等动态信息实行滚动排查的基础上,通过执法办案、110接出警等日常工作,及时发现、掌握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感情纠纷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全力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二是依靠社区、街道、村委会,共同抓好矛盾纠纷化解。紧紧依靠街道、社区、村委会等基层政权组织,以治保会、居委会为依托,充分发挥他们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对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疏导、及时化解。主动协调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开展调处工作,形成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机制,建立起预防命案的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民调组织、治保组织和社区民警的作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全力将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社会宣传资源,通过以案释法,宣传法律,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对“民转刑”命案危害性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对矛盾纠纷调解疏通渠道的宣传,适时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和道德教育,确保群众在出现矛盾纠纷时能找到相关基层组织,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四是完善社会管理,强化案件侦破。继续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以及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违禁品的管控力度,坚决防止流失到违法犯罪分子手中,造成现实危害。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活动空间。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我们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通过打击犯罪,净化社会环境,教育人民群众,充分借助刑罚的威慑功能形成预防“民转刑”命案的最后防线。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坚决确保我们校园和周边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