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平安营口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深化“营口有礼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推动命案防范治理,以德治推动法治、自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命案发生,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市卫健委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提升城市、农村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晓率,避免因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引起的命案发生。采取具体举措如下:
一、市卫健委积极组建心理人才队伍
以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营口市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为基础,筛选其中优秀人员组建心理人才队伍,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组成心理援助志愿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热线工作。
二、成立危机干预部门
面对“新冠肺炎突发”这一重大心理危机事件,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营口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立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对原有人员进行调整和补充,增加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三、开展队伍培训
提供心理服务的人员均经过严格筛选,具有专业的资质和丰富的助人经验,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热线工作中持续接受培训和督导,并在资深专家的督导和支持下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疫情期间,自2020年1月30日起,利用微信、网络平台为心理援助志愿者提供线上系统培训与督导,截至2月29日共参加国家级培训9次,共计14小时,省级培训10次,共计10小时,国家级督导3次,促进了心理专业人员技术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长,并减少职业耗竭。
四、广泛开展宣传
利用各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提升城市、农村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例如:每年10月10日,营口市卫健委、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营口市健康教育所等单位联合进行“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于2009年创办《心理导航》报(2014年3月更名扩版为《营口心理卫生》),每年发行二期,每期15000份,印发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知识宣传手册;于2009年创建营口市心理医院网站,宣传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知识,与网友互动,方便广大群众求医问药、寻求心理援助;参加营口电台《大话养生栏目》、营口电视台《滨城报道》、《阳光齐步走》等栏目做专访,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在《健康教育》、《营口工作》、《营口晚报》、《社科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在疫情期间,心理援助专家组整理编辑《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应对手册》,分为微信版和纸质版,微信版在《健康营口》、《营口市心理卫生协会》、《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纸质版下发到市县级医院,社区及市直机关各单位等等。
五、多次为以下单位和人群提供心理健康讲座与心理辅导
(一)与营口市科协、区科协,健康教育所等单位合作到营口市各社区做心理健康讲座;
(二)与市妇幼保键院合作对孕妇及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和辅导;
(三)为营口市、大石桥市各大、中、小学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心理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
(四)对一些高风险高压力职业如警察、教师、医生、司机、机关人员等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或压力管理辅导;
(五)为戒毒所戒毒学员做心理学讲座;
(六)疫情期间,通过微信扫码《健康营口》公众号,对民众进行线上心理评估与干预;建立一线医务人员心理援助微信群,实时发送心理援助文章及简单的心理调适技术音频和视频。
六、加大疑似患者筛查工作
印刷线索调查表1万份,由区县项目办发放到乡镇(社区)、残联、民政等部门;截止目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今年已确诊录入近100人,在册患者9658人,报告患病率3.96‰,规范管理率84.66%,面访率74.2%,服药率59.3%,规范服药率44.36%,精神分裂症服药率60.24%,精神分裂症规范服药率45.11%。;通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每年为全市基层精防医生进行培训,随时及系统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